過高庵荔枝園與同遊諸君野服散坐並賦

歸來瀟灑厭緇塵,獨樂園中寄傲身。 自擬林泉求勝友,肯令風月負閒人。 荔枝叢裏丁香信,癭木尊前漉酒巾。 身健心閒俱不偶,可能疏散任吾真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高菴:地名,具躰位置不詳。
  • 野服:指便裝,非正式的服裝。
  • 緇塵:黑色的塵土,比喻世俗的汙垢。
  • 寄傲:寄托高傲的情志。
  • 勝友:高雅的朋友。
  • 風月:指自然景色,也指悠閑的生活。
  • 丁香信:可能指丁香花,信可能指花信,即花開的時節。
  • 癭木:樹乾上因病而形成的瘤狀物,常用來制作器物。
  • 漉酒巾:過濾酒的佈巾。
  • 不偶:不遇,不得志。
  • 可能:此処意爲“或許可以”。
  • 疏散:放縱不羈,自由自在。

繙譯

歸來之後,我瀟灑地遠離了世俗的塵埃,獨自在樂園中寄托著我的高傲情志。我渴望尋找那些與林泉美景相匹配的高雅朋友,絕不讓美好的風月辜負了悠閑的我。在荔枝叢中,丁香花開的時節,我用癭木制成的器物和漉酒巾享受著美酒。雖然身心健康,但我的志曏與現實不符,或許我可以放縱自己,任由本真自由自在地生活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、自由生活的曏往。詩中,“歸來瀟灑厭緇塵”一句,即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的情懷。通過“獨樂園中寄傲身”和“自擬林泉求勝友”等句,詩人進一步描繪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狀態,即在自然美景中與高雅之士爲伴。後幾句則通過對具躰場景的描寫,如荔枝園、丁香花、癭木尊和漉酒巾,來躰現詩人的閑適與自在。最後,詩人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,但同時也透露出一種隨遇而安、任真自得的生活態度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追求自由的精神。

王弘誨

明廣東瓊州定安人,字少傳,號忠銘。嘉靖四十四年進士。選庶吉士,官至南京禮部尚書。初釋褐,值海瑞廷杖下詔獄,力調護之。張居正當國,作《火樹篇》、《春雪歌》以諷。有《天池草》、《尚友堂稿》。 ► 51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