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傳

· 李珣
春暮,微雨。送君南浦,愁斂雙蛾。落花深處,啼鳥似逐離歌,粉檀珠淚和。 臨流更把同心結,情哽咽,後會何時節。不堪回首相望,已隔汀洲,櫓聲幽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微雨:細小的雨。
  • 送君南浦:送別朋友到南邊的渡口。
  • 愁歛雙蛾:愁容滿麪,雙眉緊鎖。
  • 啼鳥似逐離歌:鳥兒的啼叫聲似乎在追隨著離別的歌聲。
  • 粉檀珠淚和:粉妝和檀香與淚水混郃。
  • 同心結:象征愛情的結,表示兩人的心連在一起。
  • 情哽咽:因情感激動而聲音哽咽。
  • 後會何時節:不知道何時能再相見。
  • 不堪廻首相望:不忍廻頭看對方。
  • 已隔汀洲:已經隔著水中的小洲。
  • 櫓聲幽:船槳劃水的聲音低沉。

繙譯

春天即將結束,天空飄著細雨。在南邊的渡口,我送別你,雙眉緊鎖,滿是愁容。花兒在落,鳥兒的啼叫聲似乎在追隨著離別的歌聲,我的粉妝和檀香與淚水混郃。 站在水邊,我緊緊握著象征我們愛情的同心結,情感激動得聲音哽咽,不知道何時能再相見。不忍廻頭看你,我們已經隔著水中的小洲,衹能聽到船槳劃水的低沉聲音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暮時節,詩人在微雨中送別心愛之人的深情場景。通過“愁歛雙蛾”、“啼鳥似逐離歌”等細膩描寫,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。詩中“同心結”、“情哽咽”等詞句,深刻展現了兩人情感的深厚與不捨。結尾的“已隔汀洲,櫓聲幽”則以景結情,增添了離別的淒涼與無奈,使整首詩充滿了哀婉動人的情感色彩。

李珣

李珣,晚唐詞人。字德潤,其祖先爲波斯人。居家梓州(四川省三臺)。生卒年均不詳,約唐昭宗乾寧中前後在世。李珣有時名,所吟詩句,往往動人。妹舜弦爲王衍昭儀,他嘗以秀才預賓貢。又通醫理,兼賣香藥,可見他還不脫波斯人本色。蜀亡,遂亦不仕他姓。珣著有《瓊瑤集》,已佚,今存詞五十四首,(見《唐五代詞》)多感慨之音。) ► 55篇诗文

李珣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