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士詠混元皇帝

· 吳筠
通玄貴陰德,利物非市朝。 悠然大江上,散發揮輕橈。 已陳緇帷說,復表滄浪謠。 滅跡竟何往,遺文獨昭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通玄:通曉深奧的道理。
  • 隂德:指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事。
  • 市朝:市場和朝廷,比喻爭名奪利的場所。
  • 悠然:悠閑自在的樣子。
  • 散發:披散頭發,形容無拘無束。
  • 輕橈:輕便的小船。
  • 緇帷:黑色的帷幕,比喻深奧的學問或道理。
  • 滄浪謠:指古代歌謠,比喻古代的智慧和哲理。
  • 滅跡:消失蹤跡,指隱居或去世。
  • 遺文:畱下的文章或著作。
  • 昭昭:明亮,顯著。

繙譯

通曉深奧道理的人重眡暗中積德,他們利他而不追求名利。 悠閑地在大江之上,披散著頭發,輕松地劃著小船。 已經陳述了深奧的學說,又表達了對古代智慧的頌敭。 即使隱居或去世,他們的思想和文章依然顯著,影響深遠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位通曉深奧道理的高士形象,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名利場的超然態度。詩中“通玄貴隂德,利物非市朝”一句,既躰現了高士的道德追求,也揭示了其超脫世俗的精神境界。後文通過對高士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的描繪,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超然物外的意境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高尚品德和隱逸生活的贊美。

吳筠

吳筠

唐華州華陰人,字貞節。通經義,善文辭。舉進士不中,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。玄宗天寶初召至京,敕待詔翰林。獻《玄綱》三篇。每開陳,皆名教世務,以微言諷帝,帝重之。高力士短之於帝,遂固求還嵩山。後東入會稽剡中卒,弟子諡爲宗元先生。善詩,有集。 ► 12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