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榮期:指春鞦時期的隱士榮啓期。
- 信知止:確實知道何時停止,指知足不貪。
- 帶索:用繩子束腰,形容貧苦。
- 外物:外界的事物,指功名利祿等。
- 非我尚:不是我所追求的。
- 琴歌:彈琴唱歌,指隱逸生活。
- 自優遊:自在逍遙。
- 三樂:指天、地、人之樂,即自然、社會、內心的和諧。
- 至道:最高的道理或道德。
- 一言:一句話,指榮啓期的話。
- 醉孔丘:使孔子陶醉,指孔子對榮啓期的話深感贊賞。
- 居常:平常居住,指過著普通的生活。
- 待終:等待生命的終結。
- 歗傲:放聲長歗,形容超然物外,不受拘束。
- 何憂:有什麽憂愁。
繙譯
榮啓期確實知道何時停止追求,用繩子束腰,無所求於世。外界的功名利祿不是他所追求的,他衹喜歡彈琴唱歌,自在逍遙。他通過自然、社會、內心的和諧領悟了最高的道理,一句話就讓孔子深感贊賞。他過著普通的生活,等待生命的終結,放聲長歗,超然物外,不受拘束,又有什麽憂愁呢?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榮啓期的形象,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。詩中,“帶索無所求”一句,既描繪了榮啓期的貧苦形象,又突出了他的高潔品格。“琴歌自優遊”則進一步以音樂爲媒介,展現了隱逸生活的自在與逍遙。後四句通過榮啓期與孔子的對話,揭示了至道的真諦,即順應自然、社會、內心的和諧,過一種簡單而充實的生活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