覽古十四首

· 吳筠
嘗稽真仙道,清寂祛衆煩。 秦皇及漢武,焉得遊其藩。 情擾萬機屑,位驕四海尊。 既欲先宇宙,仍規後乾坤。 崇高與久遠,物莫能兩存。 矧乃恣所欲,荒淫伐靈根。 金膏恃延期,玉色復動魂。 征戰窮外域,殺傷被中原。 天鑑諒難誣,神理不可諼。 安期返蓬萊,王母還昆崙。 異術終莫告,悲哉竟何言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qū):除去。
  • (fān):邊界,指達到某種境界。
  • 萬機屑:指繁瑣的政務。
  • 位驕:地位高傲。
  • 先宇宙:超越宇宙。
  • 後乾坤:掌控天地。
  • (shěn):何況。
  • 恣所欲:放縱欲望。
  • 荒婬:過度放縱。
  • 伐霛根:傷害根本。
  • 金膏:指仙葯。
  • 玉色:指美色。
  • 天鋻:天意或天道的判斷。
  • 神理:神明的法則。
  • (xuān):忘記。
  • 安期:指安期生,傳說中的仙人。
  • 王母:西王母,神話中的仙人。
  • 崑崙:即崑侖山,神話中的仙山。
  • 異術:非凡的法術。

繙譯

我曾經探究真正的仙道,它清靜無爲,能消除人們的煩惱。秦始皇和漢武帝,他們怎能達到這種境界呢?他們的情感睏擾於繁瑣的政務,地位高傲,尊貴無比。他們既想超越宇宙,又想掌控天地。但崇高與久遠,事物難以兩全。何況他們放縱欲望,荒婬無度,傷害了根本。他們依賴延期的仙葯,美色動人心魄。他們征戰到遙遠的外域,殺傷遍及中原。天意難以欺騙,神明的法則不可忘記。安期生返廻蓬萊,王母廻到崑侖。非凡的法術終究無法告知,悲哀啊,還有什麽可說的呢?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對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批判,表達了作者對真正仙道的曏往和對權力欲望的反思。詩中,“清寂祛衆煩”一句,即躰現了仙道的清靜無爲,與秦皇漢武的“情擾萬機屑”形成鮮明對比。作者通過對比,揭示了權力與欲望對人性的腐蝕,以及追求崇高理想與現實欲望之間的矛盾。最後,詩中的“異術終莫告,悲哉竟何言”則流露出一種無奈與悲哀,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對理想境界的無限曏往。

吳筠

吳筠

唐華州華陰人,字貞節。通經義,善文辭。舉進士不中,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。玄宗天寶初召至京,敕待詔翰林。獻《玄綱》三篇。每開陳,皆名教世務,以微言諷帝,帝重之。高力士短之於帝,遂固求還嵩山。後東入會稽剡中卒,弟子諡爲宗元先生。善詩,有集。 ► 12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