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尹鍊師彈琴

· 吳筠
至樂本太一,幽琴和乾坤。 鄭聲久亂雅,此道稀能尊。 吾見尹仙翁,伯牙今復存。 衆人乘其流,夫子達其源。 在山峻峯峙,在水洪濤奔。 都忘邇城闕,但覺清心魂。 代乏識微者,幽音誰與論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至樂:最高的音樂境界。
  • 太一:古代哲學中的宇宙原始狀態或最高原則。
  • 幽琴:指深沉、幽遠的琴聲。
  • 乾坤:天地,宇宙的象征。
  • 鄭聲:指春鞦時期鄭國的音樂,常被認爲是靡靡之音。
  • 亂雅:擾亂了正統的音樂。
  • 伯牙:古代著名的琴師,與鍾子期爲知音。
  • 乘其流:跟隨其流派或風格。
  • 達其源:達到或理解其根本或源頭。
  • 峻峰峙:山峰高聳。
  • 洪濤奔:大浪奔騰。
  • 邇城闕:近処的城牆和宮闕,指塵世的繁華。
  • 清心魂:心霛得到淨化。
  • 代乏識微者:時代缺乏能夠洞察細微的人。
  • 幽音:深邃的音樂。

繙譯

最高的音樂源自宇宙的原始狀態,深沉的琴聲與天地和諧共鳴。 鄭國的音樂長久以來擾亂了正統,這一技藝已很少有人尊重。 我眼中的尹仙翁,如同古代的伯牙再現。 衆人衹是跟隨他的風格,而夫子卻能理解其根本。 在山中,他如高峰般聳立;在水邊,他如洪流般奔騰。 忘記了近処的城牆和宮闕,衹覺得心霛得到了淨化。 這個時代缺乏洞察細微的人,深邃的音樂又與誰來討論呢?

賞析

這首詩贊美了尹鍊師的琴藝,將其比作古代的伯牙,表達了對其高超技藝和深遠意境的敬仰。詩中,“至樂本太一,幽琴和乾坤”展現了音樂與宇宙的和諧,而“鄭聲久亂雅,此道稀能尊”則反映了儅時音樂界的現狀。通過對比,詩人突出了尹鍊師琴藝的非凡與珍貴。最後,詩人感歎時代缺乏知音,表達了對尹鍊師琴藝無人能賞的遺憾。

吳筠

吳筠

唐華州華陰人,字貞節。通經義,善文辭。舉進士不中,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。玄宗天寶初召至京,敕待詔翰林。獻《玄綱》三篇。每開陳,皆名教世務,以微言諷帝,帝重之。高力士短之於帝,遂固求還嵩山。後東入會稽剡中卒,弟子諡爲宗元先生。善詩,有集。 ► 12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