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中曲

薔薇泣幽素,翠帶花錢小。 嬌郎癡若雲,抱日西簾曉。 枕是龍宮石,割得秋波色。 玉簟失柔膚,但見蒙羅碧。 憶得前年春,未語含悲辛。 歸來已不見,錦瑟長於人。 今日澗底鬆,明日山頭檗。 愁到天池翻,相看不相識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薔薇(qiáng wēi):一種植物,此処形容花朵。
  • 幽素:幽靜而純潔。
  • 翠帶:形容薔薇的枝條。
  • 花錢:花瓣。
  • 嬌郎:指年輕貌美的男子。
  • 癡若雲:形容心情迷茫,如同雲霧。
  • 抱日:形容時間長久。
  • 龍宮石:傳說中龍宮的寶石,此処形容枕頭的珍貴。
  • 鞦波:鞦水般的眼波,指女子的眼神。
  • 玉簟(yù diàn):玉制的蓆子。
  • 柔膚:柔軟的皮膚。
  • 矇羅碧:覆蓋著綠色的綢緞。
  • 錦瑟:華美的瑟,一種古代樂器。
  • 澗底松:山澗底部的松樹,比喻孤獨。
  • 山頭檗(shān tóu bò):山頭的黃檗,一種植物,比喻高遠。
  • 天池繙:天池的水繙騰,比喻極大的動蕩或變化。

繙譯

薔薇花含淚,靜靜地開放,翠綠的枝條上掛著小小的花瓣。 年輕貌美的男子心情迷茫如雲,抱著太陽直到西邊的簾幕在黎明時分。 枕頭像是龍宮中的寶石,切割出鞦水般的眼波。 玉制的蓆子上失去了柔軟的肌膚,衹能看到覆蓋著綠色綢緞的景象。 廻憶起前年的春天,未曾開口便含著悲辛。 歸來時已不見她的身影,衹有那華美的瑟比人還要長久。 今日如同澗底的孤獨松樹,明日又似山頭的黃檗高遠。 愁緒如天池的水繙騰,即使相見也難以相識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逝去愛情的深切懷唸和無盡的愁思。詩中,“薔薇泣幽素”以花喻人,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愛人的哀傷。通過“嬌郎癡若雲”等句,詩人展現了自己內心的迷茫和孤獨。詩的結尾“愁到天池繙,相看不相識”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無奈與迷茫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語言優美,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李商隱

李商隱

李商隱,著名詩人。擅長詩歌寫作,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,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,和杜牧合稱“小李杜”,與溫庭筠合稱爲“溫李”,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、溫庭筠風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,故並稱爲“三十六體”。其詩構思新奇,風格穠麗,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,優美動人,廣爲人傳誦。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,難於索解,至有“詩家總愛西昆好,獨恨無人作鄭箋”之說。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後葬於家鄉沁陽(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)。作品收錄爲《李義山詩集》。 ► 60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