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知上刑部鄭侍郎

· 李洞
寄掩白雲司,蜀都高臥時。 鄰僧照寒竹,宿鳥動秋池。 帝誦嘉蓮表,人吟寶劍詩。 石渠流月斷,畫角截江吹。 閒出黃金勒,前飛白鷺鶿。 公心外國說,重望兩朝推。 靜蘚斜圭影,孤窗響錫枝。 興幽鬆雪見,心苦硯冰知。 緣杖蟲聲切,過門馬足遲。 漏殘終卷讀,日下大名垂。 平磧容雕上,仙山許狖窺。 數聯金口出,死免愧丘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白雲司:指刑部,因刑部掌管司法,如同雲中仙人,故稱。
  • 蜀都:指成都,古稱蜀都。
  • 照寒竹:指鄰僧在寒冷的竹林中照看。
  • 宿鳥:指夜晚棲息的鳥。
  • 秋池:秋天的池塘。
  • 帝誦嘉蓮表:皇帝誦讀讚美蓮花的詩文。
  • 寶劍詩:讚美寶劍的詩。
  • 石渠:指宮廷中的水渠。
  • 畫角:古代樂器,形似牛角,用於軍中或宮廷。
  • 截江吹:在江邊吹奏。
  • 黃金勒:黃金製成的馬勒。
  • 白鷺鶿:即白鷺,一種水鳥。
  • 兩朝推:指在兩個朝代中都受到推崇。
  • 靜蘚斜圭影:靜止的苔蘚上斜映着圭(古代玉器)的影子。
  • 錫枝:指僧人用的錫杖。
  • 興幽鬆雪見:在幽靜的地方看到松樹和雪。
  • 心苦硯冰知:心中的苦楚只有冰冷的硯臺知曉。
  • 緣杖蟲聲切:沿着手杖行走時,蟲鳴聲切切。
  • 過門馬足遲:馬匹經過門前時腳步緩慢。
  • 漏殘終卷讀:夜深人靜時,讀完最後一卷書。
  • 日下大名垂:日落時分,名聲遠揚。
  • 平磧容雕上:平坦的沙地上允許雕刻。
  • 仙山許狖窺:仙山允許狖(一種猿猴)窺視。
  • 數聯金口出:幾句話出自尊貴的口。
  • 死免愧丘爲:死後免於愧對先賢。

翻譯

我寄居在如同雲中仙人的刑部,那時我正高臥在蜀都。 鄰近的僧人在寒冷的竹林中照看,夜晚的鳥兒在秋天的池塘中活動。 皇帝誦讀讚美蓮花的詩文,人們吟詠贊美寶劍的詩。 宮廷中的水渠在月光下斷流,畫角在江邊吹奏。 我閒暇時拿出黃金製成的馬勒,前面飛翔着白鷺。 公正之心在外國也被人稱說,在兩個朝代中都受到推崇。 靜止的苔蘚上斜映着圭的影子,孤窗中傳來僧人錫杖的聲音。 在幽靜的地方看到松樹和雪,心中的苦楚只有冰冷的硯臺知曉。 沿着手杖行走時,蟲鳴聲切切,馬匹經過門前時腳步緩慢。 夜深人靜時,讀完最後一卷書,日落時分,名聲遠揚。 平坦的沙地上允許雕刻,仙山允許狖窺視。 幾句話出自尊貴的口,死後免於愧對先賢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刑部的生活場景,通過對比宮廷的繁華與個人的孤寂,表達了詩人對公正和名聲的追求。詩中運用了許多自然景象和宮廷元素,如「白雲司」、「蜀都」、「秋池」、「石渠」等,構建了一個既宏大又細膩的意境。通過對「寶劍詩」、「黃金勒」、「白鷺鶿」等意象的描繪,展現了詩人對高尚品質的嚮往。最後,詩人通過對「仙山許狖窺」、「數聯金口出」等句的描寫,表達了對死後名聲的期待和對先賢的敬仰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精神追求。

李洞

唐京兆人,字才江。慕賈島爲詩,鑄其像,事之如神。世人誚其僻澀,而不能貴其奇峭,唯吳融稱之。昭宗時不第,遊蜀卒。有詩三卷。 ► 1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