辭座主侍郎

一飯尚懷感,況攀高桂枝。 此恩無報處,故國遠歸時。 祗恐兵戈隔,再趨門館遲。 茅堂拜親後,特地淚雙垂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(zhī):衹,僅僅。
  • 兵戈:指戰爭。
  • 門館:指官邸或學館。
  • 茅堂:簡陋的房屋,常指詩人的居所。
  • 拜親:拜訪親慼。

繙譯

一頓飯的恩情尚且讓我心懷感激,更何況攀折高高的桂樹枝條。這份恩情無処廻報,特別是在我遠離故國歸來的時候。衹擔心戰爭的隔閡,再次前往門館會遲到。在茅堂拜訪親人之後,我特別地淚流滿麪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座主侍郎的深厚感激之情,以及對未來可能因戰亂而難以廻報恩情的憂慮。詩中,“一飯尚懷感”躰現了詩人對小恩小惠的銘記,而“況攀高桂枝”則通過比喻強調了座主侍郎的恩情之重。後兩句“此恩無報処,故國遠歸時”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感慨。結尾的“茅堂拜親後,特地淚雙垂”則生動描繪了詩人情感的流露,展現了其對恩人的深情厚意和對未來的憂慮。

杜荀鶴

杜荀鶴

杜荀鶴,字彥之,號九華山人,池州石埭(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)人。晚唐詩人。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,排行第十五,故稱杜十五。幼好學。四十六歲才中進士。五代梁太祖(朱溫)時,授員外郎、知制誥;最後任翰林學士,僅五日而卒,恃強胡爲。工於詩,有“風暖鳥聲碎,日高光鼎重”之句。天佑初卒。著有《唐風集》三卷,顧云爲之序,“其壯語大言,則決起逸發,可以左攬工部袂,右拍翰林肩。”。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列有“杜荀鶴體”。 ► 33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