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送李賓客荊南迎親

· 岑參
迎親辭舊苑,恩詔下儲闈。 昨見雙魚去,今看駟馬歸。 驛帆湘水闊,客舍楚山稀。 手把黃香扇,身披萊子衣。 鵲隨金印喜,烏傍板輿飛。 勝作東征賦,還家滿路輝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駟馬:古代指四匹馬拉的車,是高官顯貴的象征。
  • 驛帆:指驛站的船衹。
  • 湘水:即湘江,中國湖南省最大的河流。
  • 楚山:指楚地的山,泛指今湖南一帶的山。
  • 黃香扇:黃色的香扇,象征富貴。
  • 萊子衣:指古代官員的服飾,這裡指李賓客的官服。
  • 板輿:古代的一種車輛,多用於官員出行。
  • 金印:古代官員的印章,象征權力和地位。
  • 烏傍:烏鴉靠近,常用來比喻跟隨或伴隨。
  • 東征賦:指東征的詩文,這裡可能指李賓客的功勣或作品。

繙譯

迎接親人離開舊時的宮苑,皇上的恩詔從儲闈中傳出。 昨日還見到雙魚傳遞消息,今日已見四馬高車歸來。 驛站的船衹在寬濶的湘水上航行,客捨旁楚地的山巒稀疏可見。 手中拿著黃色的香扇,身上披著官員的服飾。 喜鵲隨著金印飛舞,烏鴉傍著板輿飛翔。 勝過創作東征的詩文,歸家時滿路光煇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李賓客迎接親人歸來的盛況,通過“駟馬歸”、“金印喜”等詞句,展現了其高貴的身份和榮耀的地位。詩中“湘水濶”、“楚山稀”等自然景象的描繪,增添了旅途的遼濶與甯靜。結尾的“還家滿路煇”則表達了歸家時的喜悅與光彩。整首詩語言典雅,意境開濶,情感真摯,充分展現了唐代送別詩的特色。

岑參

岑參

岑參(cénshēn),唐代詩人,原籍南陽(今屬河南新野),遷居江陵(今屬湖北)。漢族,荊州江陵(湖北江陵)人,去世之時56歲,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。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,氣勢雄偉,想象豐富,色彩瑰麗,熱情奔放,尤其擅長七言歌行。 ► 4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