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蜀旅舍春嘆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

· 岑參
春與人相乖,柳青頭轉白。 生平未得意,覽鏡私自惜。 四海猶未安,一身無所適。 自從兵戈動,遂覺天地窄。 功業悲後時,光陰嘆虛擲。 卻爲文章累,幸有開濟策。 何負當途人,無心矜窘厄。 回瞻後來者,皆欲肆轥轢。 起草思南宮,寄言憶西掖。 時危任舒捲,身退知損益。 窮巷草轉深,閒門日將夕。 橋西暮雨黑,籬外春江碧。 昨者初識君,相看俱是客。 聲華同道術,世業通往昔。 早須歸天階,不得安孔席。 吾先稅歸鞅,舊國如咫尺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:違背,不協調。
  • 私自惜:私下裏感到惋惜。
  • 兵戈:指戰爭。
  • 虛擲:白白浪費。
  • 開濟策:指有助開創新局面的策略。
  • :憐憫,同情。
  • 窘厄:困境,艱難。
  • 肆轥轢:任意踐踏,比喻不尊重或壓迫。
  • 南宮:古代指尚書省,這裏指朝廷。
  • 西掖:指中書省,也是朝廷的機構。
  • 舒捲:指適應時局的變化。
  • 稅歸鞅:指解甲歸田,即退役回家。
  • 咫尺:形容距離很近。

翻譯

春天與人的命運相違背,柳樹青翠時,人的頭髮卻轉白。 一生中未曾得意,看着鏡子,私下裏感到惋惜。 國家尚未安定,我一人無處可去。 自從戰爭爆發,便覺得天地都變得狹窄。 功業悲嘆來得太晚,光陰嘆息白白浪費。 卻因爲文章而受累,幸好有開創新局面的策略。 爲何要辜負當權的人,無心憐憫困境中的人。 回頭看後來的那些人,都想任意踐踏。 起草文書時思念朝廷,寄言回憶中書省。 時局危急時能適應變化,身退時知道如何損益。 窮巷中的草越來越深,閒門裏的日子漸漸傍晚。 橋西的暮雨黑沉沉,籬笆外的春江碧綠。 昨天初次遇見你,彼此一看都是過客。 聲名和道義相同,世代傳承自往昔。 早該歸天階,不能安居孔席。 我先退役回家,故鄉近在咫尺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、個人命運的無奈以及對故鄉的思念。詩中,「春與人相乖」一句,以春天的生機盎然與人的衰老形成對比,突顯了人生的無常和時光的流逝。詩人在描述個人境遇時,既有對未能成就功業的遺憾,也有對文章帶來的負擔的感慨。末句「吾先稅歸鞅,舊國如咫尺」則流露出詩人對歸隱田園、迴歸故鄉的深切渴望。整首詩情感深沉,語言凝練,展現了岑參詩歌的獨特魅力。

岑參

岑參

岑參(cénshēn),唐代詩人,原籍南陽(今屬河南新野),遷居江陵(今屬湖北)。漢族,荊州江陵(湖北江陵)人,去世之時56歲,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。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,氣勢雄偉,想象豐富,色彩瑰麗,熱情奔放,尤其擅長七言歌行。 ► 4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