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軍詩二首

· 岑參
吾竊悲此生,四十幸未老。 一朝逢世亂,終日不自保。 胡兵奪長安,宮殿生野草。 傷心五陵樹,不見二京道。 我皇在行軍,兵馬日浩浩。 胡雛尚未滅,諸將懇征討。 昨聞咸陽敗,殺戮淨如掃。 積屍若丘山,流血漲豐鎬。 干戈礙鄉國,豺虎滿城堡。 村落皆無人,蕭條空桑棗。 儒生有長策,無處豁懷抱。 塊然傷時人,舉首哭蒼昊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:私下,暗中。
  • 胡兵:指外族入侵的軍隊。
  • 五陵:指長安附近的五座漢代帝王陵墓,這裏泛指長安附近的古蹟。
  • 二京:指長安和洛陽,唐代的兩座都城。
  • 胡雛:指外族的年輕士兵。
  • 咸陽:地名,位於長安附近。
  • 豐鎬:指豐水和鎬水,這裏泛指戰場上的血流成河。
  • 干戈:古代兵器,這裏指戰爭。
  • 豺虎:比喻兇殘的敵人。
  • 塊然:孤獨的樣子。
  • 蒼昊:蒼天。

翻譯

我私下悲嘆此生,四十歲還算年輕。 一旦遭遇亂世,整日裏難以自保。 外族軍隊奪取了長安,宮殿里長滿了野草。 傷心地望着五陵的樹木,卻看不見通往二京的道路。 我們的皇帝正在行軍,兵馬日益壯大。 外族的年輕士兵尚未被消滅,諸位將領懇求出征討伐。 昨天聽說在咸陽戰敗,殺戮如同清掃一般徹底。 堆積的屍體像山丘一樣,血流成河漲滿了豐鎬。 戰爭阻礙了歸鄉之路,兇殘的敵人遍佈城堡。 村落裏空無一人,蕭條中只剩下空蕩的桑棗樹。 儒生雖有長遠的策略,卻無處施展胸懷。 孤獨地爲時局傷感,擡頭向蒼天哭泣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唐代安史之亂時期的慘狀,通過詩人個人的悲嘆,反映了整個社會的動盪和人民的苦難。詩中,「胡兵奪長安」、「村落皆無人」等句,生動地勾勒出了戰亂帶來的破壞和荒涼。而「儒生有長策,無處豁懷抱」則表達了詩人對於自己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和悲憤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情感深沉,展現了岑參作爲邊塞詩人的獨特視角和深刻的社會責任感。

岑參

岑參

岑參(cénshēn),唐代詩人,原籍南陽(今屬河南新野),遷居江陵(今屬湖北)。漢族,荊州江陵(湖北江陵)人,去世之時56歲,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。其詩歌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,氣勢雄偉,想象豐富,色彩瑰麗,熱情奔放,尤其擅長七言歌行。 ► 4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