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殷衙推春霖即事

東風吹暖雨,潤下不能休。 古道雲橫白,移時客共愁。 綠沈莎似藻,紅泛葉爲舟。 忽起江湖興,疑鄰畎澮流。 此時無勝會,何處滯奇遊? 陣急如酣戰,點粗成亂漚。 竹因添灑落,鬆得長颼飀。 花慘閒庭晚,蘭深曲徑幽。 絲牽汀鳥足,線掛嶽猿頭。 天地昏同醉,寰區浩欲浮。 柳眉低帶泣,蒲劍銳初抽。 石燕翻空重,蟲羅綴滴稠。 荷傾蛟淚盡,巖拆電鞭收。 豈直望堯喜,卻懷微禹憂。 樹滋堪採菌,磯沒懶垂鉤。 腥覺聞龍氣,寒宜擁豹裘。 名膏那作沴,思稔必通侯。 蚌鷸徒喧競,笙歌罷獻酬。 山川藏秀媚,草木逞調柔。 極目非吾意,行吟獨下樓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移時:片刻,一會兒。
  • 綠沈莎:深綠色的莎草。
  • 紅泛葉:紅色的漂浮在水面的葉子。
  • 畎澮(quǎn huì):田間的小溝渠。
  • 酣戰:激烈的戰鬥。
  • 颼飀(sōu liú):風聲。
  • 絲牽:細絲牽引。
  • 石燕:一種水鳥。
  • 蟲羅:蟲網,指蜘蛛網。
  • 荷傾:荷葉傾斜。
  • 巖拆:岩石裂開。
  • :生長。
  • 磯沒:岩石或礁石被水淹沒。
  • 腥覺:聞到腥味。
  • 名膏:美名。
  • 思稔:思念豐收。
  • 蚌鷸:蚌和鷸,比喻爭鬥的雙方。
  • 獻酬:互相敬酒。

翻譯

東風吹來溫暖的雨,滋潤大地不停歇。 古老的道路上雲霧繚繞,片刻間旅人共感愁。 深綠的莎草如藻類,紅色的葉子像小舟漂浮。 忽然興起江湖的情懷,懷疑鄰近的小溝渠也在流動。 此時沒有盛大的聚會,何處能滯留奇妙的遊歷? 急促的雨點如同激烈的戰鬥,粗大的雨滴形成混亂的水泡。 竹子因雨而更加灑脫,松樹在風中長嘯。 花兒在晚間的庭院中顯得淒涼,蘭花在曲折的小徑深處幽香。 細絲牽引着水鳥的足,線掛着山猿的頭。 天地間昏暗如同醉意,世界浩瀚彷彿要浮動。 柳枝低垂帶着哭泣的姿態,蒲劍初露鋒芒。 石燕在空中翻飛,蟲網綴滿水滴。 荷葉傾斜,蛟龍的淚已盡,岩石裂開,雷電的鞭打已收。 豈只是望着堯帝的喜悅,也懷有微小的禹的憂慮。 樹木生長,適合採摘菌類,岩石被水淹沒,懶得垂釣。 聞到腥味,感到寒冷,適合擁着豹皮裘。 美名怎能成爲災難,思念豐收必能通達侯爵。 蚌和鷸徒勞地爭鬥,笙歌停止了互相敬酒。 山川隱藏着秀美的景緻,草木展現出調柔的風姿。 極目遠望並非我的意願,獨自吟詠着走下樓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春雨帶來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。詩中,李鹹用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來表達自己的心情,如「東風吹暖雨」帶來的生機與「古道雲橫白」中的孤寂感形成對比。詩人的情感隨着雨景的變化而變化,從「江湖興」到「疑鄰畎澮流」,再到「天地昏同醉」,展現了一種由外及內的情感深化。詩的結尾,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,但也透露出一種孤獨和無奈,體現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感悟和超脫情懷。

李鹹用

李鹹用

李鹹用,唐,生卒年不詳。族望隴西(今甘肅臨洮)。習儒業,久不第,曾應闢爲推官。因唐末亂離,仕途不達,遂寓居廬山等地。生平事蹟散見宋楊萬里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、《直齋書錄解題》卷一九、《唐才子傳》卷一〇《殷文圭》附。鹹用工詩,尤擅樂府、律詩。所作多憂亂失意之詞。爲善寫“徵人悽苦之情”,有“國風之遺音,江左之異曲”(《唐李推官披沙集序》)。辛文房則詆爲“氣格卑下”(《唐才子傳》)。與修睦、來鵬等有交誼,時有唱酬。作詩頗多,《直齋書錄解題》卷一九著錄《披沙集》6卷。《全唐詩》存詩3卷。 ► 196篇诗文

李鹹用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