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城有作

上得孤城向晚春,眼前何事不傷神。 遍看原上累累冢,曾是城中汲汲人。 盡謂黃金堪潤屋,誰思荒骨旋成塵。 一名一宦平生事,不放愁侵易過身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孤城:孤立無援的城池。
  • 向晚春:接近傍晚的春天。
  • 傷神:精神上感到痛苦或悲傷。
  • 累累冢:連綿不斷的墳墓。
  • 汲汲人:急切追求名利的人。
  • 盡謂:都認爲。
  • 黃金:這裏指財富。
  • 潤屋:使家庭富裕。
  • 荒骨:荒野中的屍骨。
  • :很快。
  • 成塵:化爲塵土。
  • 一宦:一次官職。
  • 平生事:一生中的事情。
  • 不放愁侵:不讓憂愁侵擾。
  • 易過身:容易度過一生。

翻譯

登上孤立的城池,已是傍晚的春天,眼前所見何事不令人傷感。 四處望去,原野上連綿不斷的墳墓,曾經都是城中急切追求名利的人。 人們都認爲財富能使家庭富裕,誰又會想到荒野中的屍骨很快化爲塵土。 一次官職,一生中的事情,只要不讓憂愁侵擾,就容易度過這一生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描繪孤城傍晚的春景和原野上的墳墓,深刻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名利的虛幻。詩中,「累累冢」與「汲汲人」形成鮮明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。後兩句則進一步以荒骨成塵的意象,揭示了財富和官職的虛無,強調了超脫世俗、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真諦的深刻洞察。

杜荀鶴

杜荀鶴

杜荀鶴,字彥之,號九華山人,池州石埭(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)人。晚唐詩人。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,排行第十五,故稱杜十五。幼好學。四十六歲才中進士。五代梁太祖(朱溫)時,授員外郎、知制誥;最後任翰林學士,僅五日而卒,恃強胡爲。工於詩,有“風暖鳥聲碎,日高光鼎重”之句。天佑初卒。著有《唐風集》三卷,顧云爲之序,“其壯語大言,則決起逸發,可以左攬工部袂,右拍翰林肩。”。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列有“杜荀鶴體”。 ► 33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