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山麻澗

· 杜牧
雲光嵐彩四面合,柔柔垂柳十餘家。 雉飛鹿過芳草遠,牛巷雞塒春日斜。 秀眉老父對樽酒,茜袖女兒簪野花。 徵車自念塵土計,惆悵溪邊書細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嵐彩(lán cǎi):山間霧氣的光彩。
  • (zhì):野雞。
  • (shí):雞窩。
  • 茜袖(qiàn xiù):紅色的衣袖。
  • (zān):插戴在頭髮上。
  • 徵車:遠行的車輛。
  • 惆悵(chóu chàng):心情失落、憂鬱。

翻譯

四周雲霧繚繞,山間霧氣的光彩與陽光交織,柔和的垂柳下,散落着十餘戶人家。 野雞飛翔,鹿兒跑過,芳草的香氣隨着它們遠去,牛羣在巷子裏,雞兒在窩中,春日的陽光斜斜地灑下。 老者眉宇間透着歲月的痕跡,與友人對飲美酒,紅衣少女插戴着野花,增添了幾分春意。 我坐在遠行的車輛上,自顧自地想着塵世的紛擾,心中不禁感到惆悵,在溪邊用細沙書寫着心事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的田園風光,通過雲光、嵐彩、垂柳、芳草等自然元素,勾勒出一幅和諧的鄉村生活畫卷。詩中「雉飛鹿過」、「牛巷雞塒」生動地展現了鄉村的生機與活力。後兩句通過老者與少女的形象,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美好。結尾處的「徵車自念塵土計,惆悵溪邊書細沙」則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感慨和對鄉村寧靜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杜牧

杜牧

杜牧,字牧之,號樊川居士,漢族,京兆萬年(今陝西西安)人。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、散文家,是宰相杜佑之孫,杜從鬱之子。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,授弘文館校書郎。後赴江西觀察使幕,轉淮南節度使幕,又入觀察使幕,理人國史館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勳員外郎,黃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職,最終官居中書舍人。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,故後世稱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,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,其詩英發俊爽,多切經世之物,在晚唐成就頗高。杜牧人稱“小杜”,以別於杜甫,"大杜“。與李商隱並稱“小李杜”。 ► 498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