遷村居二首

· 李洞
移居入村宇,樹闕見城隍。 雲水雖堪畫,恩私不可忘。 猿涎滴鶴氅,麈尾拂僧牀。 棄逐隨樵牧,何由報稻粱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村宇:村莊的房屋。
  • 樹闕:樹與樹之間的空隙。
  • 城隍:城牆和護城河,這裡指城市。
  • 雲水:雲霧和水麪,泛指自然景色。
  • 恩私:個人的恩惠或恩情。
  • 猿涎:猿猴的口水。
  • 鶴氅:鶴的羽毛,這裡指華美的外衣。
  • 麈尾:麈(zhǔ)的尾巴,麈是一種鹿類動物,古代用其尾做拂塵。
  • 僧牀:僧人打坐或休息的牀。
  • 棄逐:被遺棄或敺逐。
  • 樵牧:砍柴和放牧,指簡樸的鄕村生活。
  • 稻粱:稻米和高粱,泛指糧食。

繙譯

搬入村莊的房屋,透過樹間的空隙能看見城市的輪廓。 雲霧和水麪雖然美麗如畫,但個人的恩情不可忘記。 猿猴的口水滴在華美的外衣上,麈尾拂過僧人的牀鋪。 被遺棄後跟隨樵夫和牧人生活,如何能報答那些稻米和高粱的恩情呢?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城市遷居到鄕村的生活變化,表達了對過去恩情的懷唸和對新生活的不適應。詩中通過對比城市與鄕村的景象,以及對過去與現在生活的反思,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無奈。詩的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,傳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李洞

唐京兆人,字才江。慕賈島爲詩,鑄其像,事之如神。世人誚其僻澀,而不能貴其奇峭,唯吳融稱之。昭宗時不第,遊蜀卒。有詩三卷。 ► 1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