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之蜀別友人

· 李洞
嘉陵雨色青,澹別酌參苓。 到蜀高諸嶽,窺天合四溟。 書來應隔雪,夢覺已無星。 若遇多吟友,何妨勘竺經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嘉陵:即嘉陵江,流經四川的一條主要河流。
  • 澹別:淡淡的離別之情。
  • 參苓:中藥名,這裏指用參苓泡的酒,象徵着離別的贈禮。
  • 高諸嶽:指蜀地的山嶽高聳。
  • 窺天:仰望天空。
  • 合四溟:四溟指四海,這裏形容天空廣闊無邊。
  • 書來應隔雪:書信來時應該是隔着雪的,指書信傳遞的艱難。
  • 夢覺已無星:夢醒後已經看不到星星,形容夜深或心情的孤寂。
  • 勘竺經:勘,校對;竺經,指佛經。這裏指研究佛經。

翻譯

嘉陵江的雨色顯得格外青翠,我們淡淡地離別,共飲參苓酒。 到了蜀地,那裏的山嶽高聳入雲,仰望天空,彷彿與四海相連。 書信來時,應該是隔着厚厚的雪,夢醒之後,夜空中已無星光。 如果遇到喜歡吟詠的朋友,不妨一起校對佛經,探討佛法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離別友人前往蜀地的情景,通過嘉陵江的雨色、蜀地的高山和廣闊的天空,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期待和對友情的珍視。詩中「書來應隔雪」和「夢覺已無星」兩句,巧妙地運用自然景象來象徵情感的深沉和孤獨。結尾提到與吟友共研佛經,展現了詩人對精神追求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美好寄託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體現了唐代詩人李洞的高超詩藝。

李洞

唐京兆人,字才江。慕賈島爲詩,鑄其像,事之如神。世人誚其僻澀,而不能貴其奇峭,唯吳融稱之。昭宗時不第,遊蜀卒。有詩三卷。 ► 17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