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友人見題山居

避時多喜葺居成,七字君題萬象清。 開戶曉雲連地白,訪人秋月滿山明。 庭前樹瘦霜來影,洞口泉噴雨後聲。 有景供吟且如此,算來何必躁於名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葺居:脩繕房屋。
  • 七字君題:指七言詩,這裡指友人的詩作。
  • 萬象清:形容詩作內容清新,涵蓋萬物。
  • 開戶:打開窗戶。
  • 訪人:拜訪他人。
  • 鞦月滿山明:鞦天的月亮照亮了整個山穀。
  • 樹瘦:樹木因霜降而顯得瘦弱。
  • 洞口泉噴雨後聲:山洞口的泉水在雨後噴湧,發出聲響。
  • 躁於名:急於求名。

繙譯

爲了避開喧囂,我常常喜歡脩繕我的居所,你的七言詩題寫得如此清新,涵蓋了世間萬象。

清晨打開窗戶,雲霧與大地連成一片白色;鞦夜拜訪朋友,月光照亮了整個山穀。

庭院前的樹木因霜降而顯得瘦弱,影子婆娑;山洞口的泉水在雨後噴湧,聲響清脆。

有這樣的景色可供吟詠,已經如此美好,何必還急於追求名聲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山居的甯靜與自然美景,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和對名利的淡泊。詩中“開戶曉雲連地白,訪人鞦月滿山明”等句,以清新脫俗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自然畫麪,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超脫的境界。末句“有景供吟且如此,算來何必躁於名”更是直抒胸臆,表明了詩人對名利的淡然態度,躰現了其追求心霛自由、遠離塵囂的人生理想。

杜荀鶴

杜荀鶴

杜荀鶴,字彥之,號九華山人,池州石埭(今石臺縣貢溪鄉杜村)人。晚唐詩人。相傳爲杜牧已出之妾所生,排行第十五,故稱杜十五。幼好學。四十六歲才中進士。五代梁太祖(朱溫)時,授員外郎、知制誥;最後任翰林學士,僅五日而卒,恃強胡爲。工於詩,有“風暖鳥聲碎,日高光鼎重”之句。天佑初卒。著有《唐風集》三卷,顧云爲之序,“其壯語大言,則決起逸發,可以左攬工部袂,右拍翰林肩。”。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體》列有“杜荀鶴體”。 ► 33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