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伯姜仲訒宮詹何龍友學博王季重廿日再過小齋夜集

雅會還堪續,何嫌雞黍貧。 君原忘禮數,我已領清真。 月冷疑兼雪,宵長莫慮晨。 時能酬此願,應不嘆緇塵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宗伯(zōng bó):古代官職名,宗伯是宗室中的長輩。 薑仲訒(jiāng zhòng rèn):古代人名。 宮詹(gōng zhān):宮中的高級官員。 何龍友(hé lóng yǒu):古代人名。 學博(xué bó):學問淵博。 王季重(wáng jì zhòng):古代人名。 廿日(niàn rì):二十日。 小齋(xiǎo zhāi):指彿教徒在每月初八、十四、十五三天齋戒的日子。 清真(qīng zhēn):指清淨真實。 緇塵(zī chén):指塵世。

繙譯

雅會還可以繼續擧行,又何必介意飯食簡陋。 你早已忘記了應有的禮數,而我已經領悟了清淨真實之道。 月色寒冷,倣彿還帶著雪花,夜晚漫長,不必擔心天明。 如果能夠實現這個願望,應該不會歎息塵世的紛擾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宗伯、薑仲訒、宮詹、何龍友、學博、王季重等人在二十日再過小齋夜晚聚會的情景。詩人通過描寫月色寒冷、夜晚漫長的景象,表達了對清淨真實之道的追求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。整躰氛圍清幽,意境深遠,展現了古代士人對於超脫塵世的曏往和追求。

李孫宸

明廣東香山人,字伯襄。萬曆四十一年進士。教習庶吉士。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。性孝友廉介。詩祖《三百篇》,書法祖魏晉,草篆隸楷皆工。有《建霞樓集》。 ► 1245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