擬唐塞下曲九首

犬戎窺近塞,羽檄發精兵。 不識沙場苦,焉知性命輕。 飢鷹投古壘,疲卒臥空營。 日暮轅門裏,愁聽鼓角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犬戎(quǎn róng):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一支,常侵擾中原地區。 羽檄(yǔ xí):古代傳遞軍令的一種方式,用羽毛寫字。 沙場(shā chǎng):戰場。 飢鷹(jī yīng):餓了的老鷹。 轅門(yuán mén):古代城池的主要城門。

繙譯

犬戎窺眡著近在眼前的邊塞,派出使者傳達軍令。他們不懂得戰場的艱辛,又怎能明白生命的珍貴。餓極了的老鷹投奔古老的城壘,疲憊的士兵躺在空荒的營地。夕陽西下時,城門裡傳來沉重的鼓角聲,讓人心生憂慮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古代戰爭中的殘酷和無奈。犬戎侵擾邊塞,戰士們在沙場上奮勇作戰,但卻常常不明白戰爭的殘酷和生命的脆弱。餓鷹和疲憊的士兵象征著戰爭帶來的疲憊和睏苦。夕陽西下時,城門裡傳來鼓角聲,預示著戰爭的臨近,讓人感到憂慮和無奈。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脆弱,展現了作者對戰爭的深刻思考。

李昌祺

李昌祺

明江西廬陵人,名禎,字昌祺,以字行。永樂二年進士,選庶吉士,預修《永樂大典》。每遇僻書疑事,人多就質。擢吏部郎中,遷廣西布政使,坐事謫。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,繩豪,去貪殘。致仕二十餘年,屏跡不入公府。有《運甓漫稿》。 ► 8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