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侍讀汝嘉輓詩

玉堂陪末議,荏苒七年餘。 夜漏秋同聽,春潮曉共趍。 仲淹空有策,和靖卻無書。 垂老交遊盡,臨風淚滿裾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王侍讀:王侍讀是指王侍讀汝嘉,古代官職名。
  • 挽詩:挽詩是指爲已故者寫的詩篇。
  • 荏苒(rěn):時間飛逝。
  • 夜漏:古代計時的水鍾。
  • 春潮:春天的潮水,比喻時光。
  • 仲淹(zhòng yān):指孔子。
  • 和靖:指和珅,清代官員。
  • (jū):衣襟。

繙譯

在玉堂陪伴王侍讀汝嘉議事,時間已經過去七年多了。夜晚聽著鞦天的水鍾聲,清晨一起迎接春潮。孔子雖然有許多政治理唸,但和珅卻沒有畱下文字。老年交遊盡,站在風中淚水溼透了衣襟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王侍讀汝嘉在玉堂議事的情景,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人生的無常。詩人通過對孔子和和珅的對比,暗示了文人政治理想與現實的落差。最後一句“臨風淚滿裾”表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和悲傷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寓意豐富。

李昌祺

李昌祺

明江西廬陵人,名禎,字昌祺,以字行。永樂二年進士,選庶吉士,預修《永樂大典》。每遇僻書疑事,人多就質。擢吏部郎中,遷廣西布政使,坐事謫。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,繩豪,去貪殘。致仕二十餘年,屏跡不入公府。有《運甓漫稿》。 ► 8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