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中曲
葳蕤繡帳垂蘭堂,緗簾搖月蝦鬚光。
象牀塵污凌波襪,雲鬢釵橫金鳳皇。
杓欄深鎖鴛鴦窟,翠被生寒愁兀兀。
玉奴夜搗紅守宮,春風染透桃花骨。
蠟燈懸影碧窗紗,青絲嘶騎不歸家。
琵琶撥盡相思曲,楊柳櫳門啼乳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註釋
葳蕤(wēi ruí):形容華麗繁盛的樣子。
緗(xiāng):淡黃色。
蝦鬚(xiā xū):古代用以形容月光。
象牀(xiàng chuáng):華麗的牀。
凌波襪(líng bō wà):古代女子穿的襪子。
釵(chāi):古代女子用來束髮的飾物。
鳳皇(fèng huáng):傳說中的神鳥。
杓欄(sháo lán):牀頭的欄杆。
愁兀兀(chóu wù wù):形容憂愁的樣子。
玉奴(yù nú):美女的稱呼。
紅守宮(hóng shǒu gōng):古代宮廷中的一種紅色織物。
桃花骨(táo huā gǔ):指女子的容顏。
碧窗紗(bì chuāng shā):藍色的窗簾。
青絲(qīng sī):黑色的頭髮。
琵琶(pí pá):古代彈奏樂器。
楊柳(yáng liǔ):柳樹。
櫳門(lóng mén):古代宮殿的門。
乳鴉(rǔ yā):古代用來形容烏鴉的詞語。
翻譯
華麗的繡帳垂掛在蘭香四溢的房間裏,淡黃色的簾子搖曳着月光的柔和。牀上的塵埃污染了細膩的襪子,美麗的髮髻上彆着金鳳釵。牀頭的欄杆深深鎖住了鴛鴦窩,翠綠的被子裏透出寒意,憂愁籠罩着整個房間。美女夜間在宮中搗織紅色的守宮,春風染透了她嬌嫩的容顏。藍色的窗簾上懸着蠟燈,黑髮的美人嘶叫着,卻無人回家。琵琶聲盡彈奏着相思曲,柳樹在宮門外哀鳴,烏鴉也在啼叫。
賞析
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華麗而憂愁的宮廷場景,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美麗與哀愁交織的氛圍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,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逝去愛情的憂傷。整首詩情感細膩,意境優美,展現了古代宮廷生活中的柔情與苦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