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中臺山

· 李昱
似聞中臺山,上有招提境。 興來每欲往,俗事不可屏。 今晨登長塗,老步困馳騁。 因之事幽討,蠟屐聊爲整。 崎嶇路百折,拄杖穿細嶺。 颼颼風乍響,慘慘日將暝。 扶持賴門生,乃始登絕頂。 其居若平地,雲生動成景。 山僧倒屣迎,汲泉爲烹茗。 共談出世法,坐對白月影。 朗觀心地初,爐薰夜方永。 不待聞晨鐘,冷然發深省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中臺山:即中嶽山,位於河南省登封市,是中國五嶽之一。 招提境(zhāo tí jìng):指佛教寺廟。 長塗(cháng tú):山名。 蠟屐(là jī):木屐,古代一種鞋子。 崎嶇(qí qū):崎嶇不平的樣子。 絕頂:山的最高處。 烹茗(pēng míng):泡茶。 出世法:指佛法。 白月影:月光。

翻譯

登上中嶽山,聽說山上有佛教寺廟。 每次興起都想前往,但俗務難以避免。 今天早晨登上長塗山,老年步履疲憊,難以奔跑。 因此在幽靜處坐下,整理一下木屐。 曲折崎嶇的路途,拄着柺杖穿過細小的嶺。 風聲呼嘯,太陽漸漸西斜。 山僧翻着木屐迎接,汲取泉水泡茶。 一起談論出世的佛法,坐在一起看着白月光。 心地變得明朗,爐火燻烤夜晚變得永恆。 不等待清晨的鐘聲,冷靜地思考深遠之事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上中嶽山的經歷,表現了對山間幽靜和佛法的嚮往。詩中通過描寫山間的風聲、太陽西斜等細節,營造出一種清靜、寧謐的氛圍。詩人在山上與山僧共飲茶,談論佛法,體驗到心靈的寧靜與明朗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心靈淨化和超脫塵世的嚮往。

李昱

元太原榆次人,字仲明,號中和。至元三年闢爲四川行省員外郎,九年改東川順慶宣課大使。官至成都防城總管。卒諡忠敏。 ► 48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