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獨遊黃鹿山望?策寺二首

青龍山下人煙少,黃鹿庵前日影斜。 隔塢寒鬆遙見寺,平田晚稻正垂花。 芰荷蕭瑟鳧鷗水,莎草棲迷雁鶩沙。 弔古自應增感慨,非關久客在天涯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黃鹿山(huáng lù shān):地名,古代山名
?策寺(xī cè sì):地名,古代寺廟名
庵(ān):佛寺中的小廟宇
塢(wù):土牆
芰荷(jì hé):水草名
蕭瑟(xiāo sè):淒涼的樣子
鳧鷗(fú ōu):水鳥名
莎草(suō cǎo):水生植物
雁鶩(yàn wù):水鳥名
弔古(diào gǔ):懷念古人或古事

翻譯

秋天獨自漫步在黃鹿山上,眺望着?策寺。
青龍山下人煙稀少,黃鹿庵前夕陽斜照。
隔着土牆遠遠望見寺廟,平坦的田野上晚稻正開花。
水中芰荷搖曳,鳧鷗在水面上飛翔,莎草叢中雁鶩棲息。
這裏淒涼的景象讓人感慨萬千,但並不是因爲長久居住在天涯的人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秋日黃鹿山的景色,通過描寫山間的人煙稀少、夕陽斜照、寺廟和田野的景象,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。詩人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山水間的自然景緻,表達了對古人和古事的懷念之情,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的讚美和感慨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富有詩意,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歷史的思考。

李昌祺

李昌祺

明江西廬陵人,名禎,字昌祺,以字行。永樂二年進士,選庶吉士,預修《永樂大典》。每遇僻書疑事,人多就質。擢吏部郎中,遷廣西布政使,坐事謫。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,繩豪,去貪殘。致仕二十餘年,屏跡不入公府。有《運甓漫稿》。 ► 8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