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中酬周吉士忱見贈二首

自嗟淺薄負明時,更嘆長貧少故知。 書卷病來荒舊學,柴門客去重深思。 花容有態隨春老,藥力無功得效遲。 擬學無生消世念,惟應禪寂共襟期。
拼音 分享图 朗读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(chóu):回報;周吉士:指古代有學識的人;(chén):心意;:贈送;負明時:辜負了明代的時代;長貧:長期貧困;柴門:指貧苦的家庭;深思:深深思考;花容有態:容顏有風采;禪寂:指佛教修行的寧靜狀態;共襟期:共同懷念。

翻譯

我自怨恨自己淺薄,辜負了那光明的時代,更加感嘆長期貧困少有人知。病榻上,書本已經荒廢,學識漸漸淡去;門前柴火門客頻頻離去,讓我深深思索。容顏隨着歲月老去,藥力無法奏效,癒合緩慢。我本想學習如何擺脫生老病死的糾纏,卻只能在禪修的寧靜中共同懷念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淺薄、貧困的感慨和對光明時代的懷念之情。詩中描繪了詩人病榻上的孤寂與無奈,以及對生活、學識、人生的反思。通過對自身境遇的描寫,表達了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苦悶與追求。

李昌祺

李昌祺

明江西廬陵人,名禎,字昌祺,以字行。永樂二年進士,選庶吉士,預修《永樂大典》。每遇僻書疑事,人多就質。擢吏部郎中,遷廣西布政使,坐事謫。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,繩豪,去貪殘。致仕二十餘年,屏跡不入公府。有《運甓漫稿》。 ► 80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