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至九峯寺

穀雨相催物物新,散行時讓汲泉人。 共聽牧子吹蘆管,一任松花打角巾。 有竹有藤將廢寺,好風好日半閒身。 安能移榻溪流上,怪石高梧作比鄰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穀雨:二十四節氣之一,表示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,意味著雨水充沛,有利於辳作物生長。
  • 汲泉(jí quán):汲取泉水。
  • 牧子:放牧的孩子。
  • 蘆琯:一種吹奏樂器。
  • 松花:松樹上的花粉。
  • 角巾:古代男子頭上用的一種帶角的巾。
  • :竹林。
  • :藤蔓。
  • 怪石:奇形怪狀的石頭。
  • 高梧:高大的梧桐樹。

繙譯

穀雨時節,大地一洗新綠,隨意漫步時,看見一個在汲取泉水的人。一起聆聽著放牧的孩子吹奏著蘆琯,隨風隨意地讓松花飄落在頭巾上。這裡有竹林、藤蔓,將要廢棄的寺廟,享受著美好的風景和陽光,半身心地悠閑。怎能不將牀榻搬到谿流邊,與奇形怪狀的怪石、高大的梧桐樹爲鄰呢?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的美好景象,作者通過描寫穀雨時節的新綠、汲泉的人、牧童吹奏的樂器、松花飄落的情景,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甯靜美好。詩中寺廟廢棄、竹林藤蔓、怪石高梧等景物的描繪,營造出一種恬靜悠然的氛圍,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閑適生活的曏往。

沈守正

明浙江錢塘人,又名迂,字允中,更字無回。萬曆三十一年舉人。官都察院司務。工畫,擅詩文。有《詩經說通》、《四書叢說》、《雪堂集》。 ► 32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