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吳司李老僧巖韻其一

我聞老僧巖,未到僧岩石。 莊誦半遊詩,恍若山行客。 是日望舒滿,筍輿戒發夕。 素影流稻衣,晃皪駭紺碧。 定在白馬前,安問何年劃。 閱盡驅馳人,勞勞倦於役。 閉口一無言,攢眉亦何益。 會當往拜之,有癖自疇昔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老僧巖(lǎo sēng yán):指一座山中的僧人居住的巖洞。

繙譯

我聽說有一位老僧居住在巖洞裡,但我還未到達那座僧巖的石頭。 他莊嚴地吟誦著半遊的詩篇,倣彿是一位在山間行走的遊客。 那一天,夕陽下的山穀充滿了舒展的綠色,新生的竹筍在微風中搖曳,僧人戒備著自己的心霛。 他身披著潔白的僧袍,如同流動的稻草,腳下的青石路在陽光下閃爍著藍色的光芒。 我靜靜地站在他白馬的麪前,想詢問他是何時來到這裡。 看盡了匆匆忙忙的人們,他們奔波於勞作之中,疲憊不堪。 他閉口不言,即使皺起眉頭又有何益呢? 我決定前去拜訪他,或許能從他身上找到一些啓示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老僧在僧巖中的生活情景,通過對老僧的描寫,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淡泊名利的態度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,表現出作者對清淨、甯靜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煩擾的厭倦之情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給人以靜謐、清新之感。

沈守正

明浙江錢塘人,又名迂,字允中,更字無回。萬曆三十一年舉人。官都察院司務。工畫,擅詩文。有《詩經說通》、《四書叢說》、《雪堂集》。 ► 32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