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行春伎歌

聽慣吳娃似發歌,妖喉越調恣情吪。 傍人道我桓子野,拍拍惟聞喚柰何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吳娃:指吳地的女子,吳地是古代地名,現今指江蘇、浙江一帶。
妖喉:美妙動聽的嗓音。
越調:越國的音樂調子,指優美的音樂。
桓子:指桓伊,古代傳說中的音樂家。
拍拍:形容聲音清脆悅耳。
柰何:古代用語,表示詢問。

翻譯

聽慣了吳地的女子唱歌,她們嗓音美妙動聽,歌聲隨心所欲。旁人說我像桓伊一樣在野外,只聽到清脆悅耳的呼喚聲,不知是誰在呼喚我。

賞析

這首古詩描繪了作者聽慣了吳地女子的歌聲,感受到了她們美妙動聽的嗓音和隨心所欲的歌唱情感。通過對桓伊的比喻,表達了作者在自然環境中聆聽到清脆悅耳的聲音,彷彿置身於古代音樂家的境界之中。整首詩意境優美,展現了古代音樂之美和自然之聲的和諧共鳴。

沈守正

明浙江錢塘人,又名迂,字允中,更字無回。萬曆三十一年舉人。官都察院司務。工畫,擅詩文。有《詩經說通》、《四書叢說》、《雪堂集》。 ► 32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