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僧遊雁蕩

瓢笠于徐策杖扶,瀟然堪作雁山圖。 七十七峯□絕處,難說西來一字無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瓢笠(piáo lì):古代一種帽子,形狀像瓢。
  • 徐策(xú cè):古代一種行走時用來扶着的長杖。
  • 瀟然(xiāo rán):形容風姿瀟灑自然。
  • 雁山圖:指寫實或虛構的描繪雁蕩山的圖畫。
  • 七十七峯:指雁蕩山上有七十七座山峯。
  • :原文殘缺,無法確定具體字。

翻譯

戴着瓢帽,手扶着徐策,瀟灑自如,彷彿可以成爲一幅描繪雁蕩山的畫卷。七十七座峯巒屹立在絕壁之上,難以言說西來的一切都無從描述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雁蕩山遊玩時的景象。作者戴着瓢帽,手扶徐策,風姿瀟灑,彷彿成爲了雁蕩山的一部分,展現出大自然的壯美和神祕。七十七座峯巒屹立在絕壁之上,形成壯觀的景色,而西來的一切卻無法用言語描述,展現出雁蕩山的神祕和超越言語的美感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給人以遐想和思考。

沈守正

明浙江錢塘人,又名迂,字允中,更字無回。萬曆三十一年舉人。官都察院司務。工畫,擅詩文。有《詩經說通》、《四書叢說》、《雪堂集》。 ► 323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