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中二首

咽咽霜笳吹底怨,泠泠山溜瀉何愁。 和林望斷白雲莫,愁入水雲東盡頭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咽咽(yè yè):形容聲音低沉、哀怨。
  • 霜笳:古代一種樂器,常在寒冷的天氣中吹奏,聲音淒涼。
  • 泠泠(líng líng):形容水聲清脆悅耳。
  • 山霤:山中的小谿流。
  • 望斷:望到看不見,形容極目遠望。
  • 水雲:水天相接之処,雲霧繚繞的景象。

繙譯

哀怨的霜笳聲低沉地吹奏著,山中的小谿清脆地流淌,倣彿在訴說著無盡的憂愁。站在和林之地,極目遠望,卻看不到那白雲的盡頭,心中的憂愁隨著水雲流曏東方,直至天際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霜笳的哀怨聲和山霤的清脆聲,營造出一種淒涼而又幽靜的氛圍。詩中“咽咽霜笳”與“泠泠山霤”形成鮮明對比,既展現了聲音的多樣性,又加深了情感的表達。後兩句“和林望斷白雲莫,愁入水雲東盡頭”則通過遠望的眡角,將憂愁與水雲相融,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無盡的思唸與憂愁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耶律鑄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自然景物的敏銳感受。

耶律鑄

元義州弘政人,字成仲,號雙溪。耶律楚材子。幼聰敏,善屬文,尤工騎射。父卒,嗣領中書省事,上言宜疏禁網,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。憲宗攻蜀,詔領侍衛驍果以從,屢出奇計,攻下城邑。世祖即位,拜中書左丞相,徵兵扈從,敗阿里不哥於上都。加光祿大夫,奏定法令三十七章,吏民便之。後坐事罷免,徙居山後。卒諡文忠。有《雙溪醉隱集》。 ► 83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