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蘭花慢

· 周權
好山晴更好,靄空翠,擁樓西。正雨沐秋清,晨暾照射,雲氣初開。山外飛鴉數點,看玉虹、斜繞碧螺堆。幾簇人家如畫,槿籬野路橋低。 柴門雞犬不驚猜。和氣似春臺。羨白叟黃童,頓深社鼓,稻滿秋畦。誤我虛名箕斗,嘆鏡中、華髮早相催。休論無窮世事,滿浮濁酒三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ǎi):雲霧。
  • (tūn):初升的太陽。
  • 玉虹:彩虹的美稱。
  • 碧螺堆:形容山峯如螺殼般層層疊疊。
  • 槿籬:用木槿花枝編成的籬笆。
  • 白叟黃童:指老人和小孩。
  • 社鼓:古代鄉村祭祀時所擊的鼓。
  • 箕斗:星宿名,比喻虛名。
  • 華髮:白髮。

翻譯

山色晴朗時更加美麗,雲霧繚繞,翠綠擁抱着樓閣的西側。正是秋雨洗淨後的清晨,初升的太陽照耀下,雲氣剛剛散開。山外有幾隻烏鴉飛過,看那彩虹斜掛在層層疊疊的山峯上。幾戶人家像畫中一樣,槿花籬笆和野路小橋低矮。 柴門前的雞犬不驚不疑。這裏的和諧氣息如同春天的臺地。羨慕那些老人和小孩,他們深深沉浸在鄉村的鼓聲和豐收的稻田中。我感嘆自己虛有的名聲,如鏡中早生的白髮催人老去。不再談論無盡的世事,只願滿滿地喝上三杯濁酒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山中秋晨的美景和鄉村的寧靜生活。通過「靄空翠」、「玉虹斜繞」等意象,展現了自然的壯麗與和諧。詩中「白叟黃童」、「社鼓」、「稻滿秋畦」等描繪,生動表現了鄉村生活的寧靜與滿足。結尾的「虛名箕斗」、「華髮早相催」則透露出對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,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。

周權

元處州人,字衡之,號此山。磊落負雋才。工詩。遊京師,袁桷深重之,薦爲館職,弗就。益肆力於詞章。有《此山集》。 ► 36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