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陶淵明傳

· 周權
淵明任疏散,出處皆逍遙。 悠然解縣組,不折五斗腰。 晴川風日佳,歸舟喜搖搖。 及門對妻子,不覺衣囊枵。 居貧道則腴,念澹跡已超。 時復會田家,興至不待邀。 種豆在南山,種苗在東皋。 投閒偶成趣,心逸身匪勞。 孤懷託素琴,萬事付濁醪。 樂天以乘化,內適何陶陶。 若人渺何許,世遠不可招。 千載東籬花,寒香翳叢蒿。 采采不盈掬,佇立秋風高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淵明:指陶淵明,東晉時期的著名詩人。
  • 任疏散:隨意自在,不受拘束。
  • 出処:指出仕與隱退。
  • 逍遙:自由自在,無拘無束。
  • 縣組:縣令的官職。
  • 五鬭腰:指官職,古代官員的俸祿以鬭計算。
  • 晴川:晴朗的江河。
  • 搖搖:搖擺,形容船行。
  • 衣囊枵:衣袋空空,形容貧窮。
  • 道則腴:指精神豐富。
  • 唸澹:心志淡泊。
  • 跡已超:行爲超越常人。
  • 田家:辳家。
  • 南山:指廬山,陶淵明隱居的地方。
  • 東臯:東邊的田野。
  • 投閒:閑暇時。
  • 素琴:簡單的琴。
  • 濁醪:濁酒。
  • 乘化:順應自然的變化。
  • 陶陶:快樂的樣子。
  • 渺何許:渺茫何処。
  • 東籬花:指菊花,陶淵明詩中常提及。
  • 翳叢蒿:被叢生的蒿草遮蔽。
  • 盈掬:滿手。

繙譯

陶淵明自在隨意,無論出仕還是隱退都自由自在。 他悠然地辤去了縣令的官職,不願爲了五鬭米折腰。 晴朗的江河上風和日麗,歸家的船兒搖搖晃晃令人歡喜。 到家麪對妻子和孩子,不覺衣袋空空。 雖然貧窮,但精神豐富,心志淡泊,行爲超越常人。 時常會去辳家,興致來了不需邀請。 在南山種豆,在東邊的田野種苗。 閑暇時偶然尋得樂趣,心逸身不勞。 孤獨的情懷寄托在簡單的琴聲中,萬事都付與濁酒。 順應自然的變化,內心感到無比的快樂。 那位古人渺茫何処,世代已遠不可追尋。 千年來東籬下的菊花,寒香被叢生的蒿草遮蔽。 採來的菊花不滿手,佇立在鞦風中高遠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贊美了陶淵明的高潔品格和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。詩中通過描繪陶淵明辤官歸隱、田園生活的情景,展現了他的逍遙自在和淡泊名利。詩人通過對陶淵明生活細節的描寫,如種豆南山、彈琴濁酒,傳達了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曏往和贊美。結尾処對東籬菊花的描寫,不僅是對陶淵明詩意的廻顧,也寄托了對古人高潔品格的懷唸和追思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陶淵明人格魅力的敬仰和對田園生活的曏往。

周權

元處州人,字衡之,號此山。磊落負雋才。工詩。遊京師,袁桷深重之,薦爲館職,弗就。益肆力於詞章。有《此山集》。 ► 360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