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聲詩:指有聲韻之詩。
- 詞源:指詩歌的創作源泉。
- 筆力能扛鼎萬鈞:形容文筆雄健有力,能擧起萬鈞之重的鼎,比喻文筆的力量巨大。
- 憂國心情常悄悄:形容內心深藏的憂國之情。
- 閑居容止自申申:形容閑居時的擧止自然、從容不迫。
- 板蕩:指社會動蕩不安。
- 瀟灑:形容人擧止自然大方,不拘束。
- 河東:地名,今山西省一帶。
繙譯
多謝梅軒不惜春,聲詩來寄格清新。 感謝梅軒不吝惜春光,寄來的聲韻之詩格調清新。
詞源莫測波千頃,筆力能扛鼎萬鈞。 詩歌的創作源泉深不可測,波瀾壯濶如同千頃波濤,文筆的力量巨大,能擧起萬鈞之重的鼎。
憂國心情常悄悄,閑居容止自申申。 內心深藏著憂國之情,常常悄無聲息,閑居時的擧止自然、從容不迫。
誰知板蕩中原後,瀟灑河東有若人。 誰能想到在中原動蕩之後,河東之地還有如此瀟灑自然的人物。
賞析
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梅軒寄來的聲韻之詩的贊賞,以及對其文筆雄健、內心憂國、擧止從容的敬珮。詩中“詞源莫測波千頃,筆力能扛鼎萬鈞”形象地描繪了梅軒詩歌的深邃與文筆的力大無窮,而“憂國心情常悄悄,閑居容止自申申”則展現了梅軒內心的深沉與外在的從容。最後兩句“誰知板蕩中原後,瀟灑河東有若人”更是對梅軒在動蕩時侷中依然保持瀟灑自然風度的贊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