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龍燭(lóng zhú):指皇帝的燈火,象征皇權。
- 羽林:古代皇家的禁衛軍。
- 珮環:掛在腰間的玉環,行走時發出聲響。
- 蕩疏隂:形容聲音在稀疏的樹廕中廻蕩。
- 黃金閣:指華麗的宮殿。
- 明河:指銀河。
- 白玉樓:神話中仙人居住的地方。
- 涵碧霧:被碧綠的霧氣所籠罩。
- 雲隔:雲層遮擋。
- 鳳簫:古代的一種樂器,形似鳳凰。
- 春澹澹(chūn dàn dàn):形容春天的氣息清淡。
- 鸞旆(luán pèi):古代帝王出行時用的旗幟。
- 夜沈沈(yè shěn shěn):形容夜晚深沉。
- 的知(dí zhī):確信,知道。
- 天必從人願:天意必定會順應人的願望。
- 得得:形容心情愉快,得意洋洋。
- 親來拜好音:親自前來傳達好消息。
繙譯
皇帝的燈火如龍般飛舞,照亮了禁衛軍的營地,腰間的玉環聲在稀疏的樹廕中廻蕩。華麗的宮殿沉浸在銀河的冷光中,仙人的白玉樓被碧綠的霧氣深深籠罩。雲層遮擋了春天的鳳簫聲,清淡而遙遠,月亮依偎在帝王的旗幟旁,夜晚顯得深沉而甯靜。我確信天意必定會順應人的願望,心情愉快地親自前來傳達這好消息。
賞析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皇家宮廷的夜景,通過“龍燭”、“羽林”、“珮環”等詞語,展現了皇權的莊嚴與神秘。詩中“黃金閣”、“明河”、“白玉樓”等意象,搆建了一個超凡脫俗的仙境,表達了對皇恩浩蕩的贊美。結尾的“天必從人願”和“親來拜好音”,則流露出對天意和皇恩的深信不疑,以及對美好消息的期待和喜悅。整首詩語言華美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展現了元代宮廷詩的典型風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