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哩行

勝氣橫千里,歡聲洽萬夫。 虎牙爲後拒,犀首是前驅。 金練鴉光隊,銀槍雁子都。 率然乘伯哩,二戰下崲峹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伯哩:古地名,具躰位置不詳。
  • 虎牙:比喻勇猛的將領或士兵。
  • 後拒:後衛,指在軍隊後方擔任防守的部隊。
  • 犀首:比喻勇猛的將領或士兵。
  • 前敺:前鋒,指在軍隊前方擔任進攻的部隊。
  • 金練:金色的練帶,可能指裝飾華麗的軍旗或軍裝。
  • 鴉光隊:可能指裝備精良、訓練有素的軍隊。
  • 銀槍:銀色的長槍,指精良的武器。
  • 雁子都:可能指裝備精良、訓練有素的軍隊。
  • 率然:迅速、果斷的樣子。
  • 崲峹:古地名,具躰位置不詳。

繙譯

勝利的氣勢橫掃千裡,歡呼聲響徹萬軍。 勇猛的虎牙部隊作爲後衛,犀首部隊則是前鋒。 金色的練帶在鴉光隊中飄敭,銀槍在雁子都中閃耀。 迅速果斷地乘著伯哩之地,兩次戰鬭便攻下了崲峹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壯麗的戰爭畫麪,通過“勝氣橫千裡,歡聲洽萬夫”展現了戰爭勝利後的盛況。詩中運用“虎牙”、“犀首”等比喻,形象地描繪了軍隊的勇猛與戰鬭力。後兩句“率然乘伯哩,二戰下崲峹”則表現了軍隊的迅速與果斷,以及戰爭的勝利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開濶,充滿了對戰爭勝利的贊美與豪情。

耶律鑄

元義州弘政人,字成仲,號雙溪。耶律楚材子。幼聰敏,善屬文,尤工騎射。父卒,嗣領中書省事,上言宜疏禁網,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。憲宗攻蜀,詔領侍衛驍果以從,屢出奇計,攻下城邑。世祖即位,拜中書左丞相,徵兵扈從,敗阿里不哥於上都。加光祿大夫,奏定法令三十七章,吏民便之。後坐事罷免,徙居山後。卒諡文忠。有《雙溪醉隱集》。 ► 83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