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廿日雨中飲南樓

· 周砥
何許開樽散旅愁,疏簾冰簟水南樓。 天邊遠岫一黃鵠,雨裏垂楊雙白鷗。 閒對故人思故國,不堪歸夢阻歸舟。 東行未見煙塵靜,腸斷高堂鶴髮秋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(zūn):古代盛酒的器具。
  • 冰簟(diàn):涼蓆。
  • 遠岫(xiù):遠處的山巒。
  • 黃鵠(hú):天鵝。
  • 白鷗(ōu):一種水鳥。
  • (xián):同「閒」,空閒。
  • 故人:老朋友。
  • 故國:故鄉。
  • 歸夢:回家的夢。
  • 歸舟:回家的船。
  • 煙塵:戰亂的景象。
  • 高堂:指父母。
  • 鶴髮:白髮。

翻譯

在何處可以開懷暢飲,以解旅途的憂愁?在南樓上,我拉開了稀疏的簾子,躺在冰涼的席子上。天邊是遙遠的山巒,一隻黃鵠孤獨地飛翔;雨中,垂柳旁,兩隻白鷗相伴。我閒暇時與老朋友相聚,思念着故鄉,卻難以實現回家的夢,因爲歸途被阻斷。向東望去,戰亂的煙塵依舊未平息,我心中無比痛苦,因爲想到家中的父母,他們的白髮在秋風中更顯淒涼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雨中南樓的孤寂與思鄉之情。通過「天邊遠岫一黃鵠,雨裏垂楊雙白鷗」的對比,表達了詩人對孤獨與相伴的深刻感受。詩中「閒對故人思故國,不堪歸夢阻歸舟」直抒胸臆,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深切思念及歸途受阻的無奈。結尾「腸斷高堂鶴髮秋」更是以父母白髮之景,抒發了詩人對家人的牽掛與憂慮,情感真摯,令人動容。

周砥

元末平江路吳縣人,寓居無錫,字履道。博學工文辭。兵亂避地,至宜興,居馬治家。與治善者多置酒招飲,厭之,一夕留書別治,夜半遁去。歸裏,與高啓、楊維楨等交往。書畫益工。後遊會稽,死於兵亂。有《荊南唱和集》。 ► 131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