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寧朔

說從薛燭授吹毛,從事孫吳與六韜。 應策騰空調赤電,驚弦裂石試烏號。 鼎魚幕燕由西極,侵氣遊魂在北郊。 擊惰搗虛原有策,必須先直取窠巢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薛燭:古代著名的鑄劍師,這裏指傳授劍術的高人。
  • 吹毛:形容劍鋒利,能吹毛斷髮。
  • 孫吳:指孫武和吳起,兩位著名的軍事家。
  • 六韜:古代兵書,相傳爲姜太公所作。
  • 赤電:形容劍光如電,迅疾無比。
  • 烏號:古代良弓名,這裏指弓箭。
  • 鼎魚幕燕:比喻敵人如鼎中的魚、幕上的燕,處境危險。
  • 西極:指極西之地,這裏指敵人的根據地。
  • 侵氣遊魂:指敵人的氣勢已經衰弱,如同遊蕩的魂魄。
  • 北郊:指戰場或敵人的所在。
  • 擊惰搗虛:指攻擊敵人的懈怠和虛弱之處。
  • 窠巢:指敵人的根據地或要害。

翻譯

從薛燭那裏學得了吹毛斷髮的劍術,從事軍事學習孫武和吳起的兵法以及六韜。劍光如電,迅疾無比,弓箭如裂石般強勁。敵人如鼎中的魚、幕上的燕,處境危險,他們的氣勢已經衰弱,如同遊蕩的魂魄,在北郊徘徊。攻擊敵人的懈怠和虛弱之處,必須先直接奪取他們的根據地或要害。

賞析

這首詩描繪了一位武將的英勇和對軍事策略的精通。通過薛燭、孫吳、六韜等典故,展現了詩人對劍術和兵法的深刻理解。詩中「赤電」、「烏號」等詞語生動描繪了戰爭的激烈場面。最後兩句強調了攻擊敵人要害的重要性,體現了詩人對戰爭策略的獨到見解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元代詩人耶律鑄的軍事才華和詩歌藝術。

耶律鑄

元義州弘政人,字成仲,號雙溪。耶律楚材子。幼聰敏,善屬文,尤工騎射。父卒,嗣領中書省事,上言宜疏禁網,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。憲宗攻蜀,詔領侍衛驍果以從,屢出奇計,攻下城邑。世祖即位,拜中書左丞相,徵兵扈從,敗阿里不哥於上都。加光祿大夫,奏定法令三十七章,吏民便之。後坐事罷免,徙居山後。卒諡文忠。有《雙溪醉隱集》。 ► 83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