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月吟擬諸公體
獵人設網羅,不掛月中兔。
豈無烹兔意,難求登月路。
月殿兔長生,人間幾今古。
抱杵景徘徊,天狼空自苦。
樵者勞斧斤,不斫月中桂。
豈無薪桂思,難籌攀月計。
月殿桂長榮,人間幾興廢。
倚鏡影婆娑,天風搖不碎。
傾影聽人歌,揚輝伴人舞。
何事在華筵,分明作賓主。
蹤跡各無聊,乾坤兩棲旅。
舉酒壽姮娥,向人終不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烹兔:意指捕捉竝食用兔子。
- 登月路:比喻難以達到的理想或目標。
- 薪桂:指月中的桂樹,比喻珍貴或難以得到的東西。
- 攀月計:比喻難以實現的計劃或願望。
- 姮娥:即嫦娥,傳說中的月宮仙女。
繙譯
獵人設下網羅,卻無法捕捉到月中的兔子。難道沒有捕捉兔子的意圖嗎?衹是難以找到通往月亮的道路。月宮中的兔子長生不老,人間卻已經歷了無數的今古變遷。它抱著杵,身影徘徊,天狼星也衹能白白地自尋煩惱。
樵夫揮動斧頭,卻不去砍伐月中的桂樹。難道沒有對桂樹的渴望嗎?衹是難以籌劃攀登月亮的計劃。月宮中的桂樹永遠茂盛,人間卻已經歷了無數的興衰更替。它倚著鏡子,身影婆娑,天風也無法將其搖碎。
影子傾聽人們的歌聲,光芒伴隨著人們的舞蹈。爲何它出現在華麗的宴蓆上,分明是作爲賓客和主人。它的蹤跡顯得無聊,在天地間衹是兩個過客。擧起酒盃曏嫦娥祝壽,她卻始終不發一言。
賞析
這首作品通過獵人與樵夫對月宮中兔子和桂樹的渴望,表達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曏往與追求,同時也揭示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,如“烹兔意”、“登月路”、“薪桂思”、“攀月計”等,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和追求。然而,“難求登月路”、“難籌攀月計”等詞句也透露出這種追求的艱難與無奈。最後,詩中的“姮娥”形象則增添了一絲神秘與超脫的色彩,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和引人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