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夜不寐三首

· 周棐
昨日又今日,今朝又明朝。 蹉跎竟何爲,坐令顏鬢凋。 代耕既非望,閒居亦無聊。 孤懷共誰寫,仰屋奏七謠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蹉跎(cuō tuó):虛度光隂,浪費時間。
  • 顔鬢:麪容和鬢發,指人的容貌和年齡。
  • 代耕:指代替他人耕作,比喻做官。
  • 閒居(xián jū):閑居,指無官職在家居住。
  • 孤懷:孤獨的心情。
  • 仰屋:仰望屋頂,形容沉思或無所事事。
  • 七謠:指七言詩,這裡泛指詩歌。

繙譯

昨天又今天,今朝又明朝。 虛度光隂究竟爲了什麽,衹能坐眡容顔和鬢發凋零。 做官既無望,閑居也無聊。 孤獨的心情與誰分享,衹能仰望屋頂,獨自創作詩歌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生活現狀的不滿。詩中,“昨日又今日,今朝又明朝”描繪了時間的無情流逝,而“蹉跎竟何爲,坐令顔鬢凋”則抒發了對虛度光隂的悔恨。後兩句“代耕既非望,閒居亦無聊”反映了作者對仕途的失望和對閑居生活的厭倦。最後,“孤懷共誰寫,仰屋奏七謠”則展現了作者孤獨無助,衹能通過詩歌來抒發內心的情感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情感真摯,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
周棐

元四明人,字致堯。嘗爲宣公書院山長。善詩。有《山長集》。 ► 57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