贈漁者

蜃樓鰲殿對柴扉,旋挽新荷補舊衣。 短笛有時渾落調,曲鉤何計可忘機。 滄波萬頃淡煙合,白雁一聲黃葉稀。 回想渭濱人去後,夕陽空滿釣魚磯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蜃樓鰲殿:比喻虛幻的景象或宏偉的建築。蜃樓,海市蜃樓,指光線折射形成的幻景;鰲殿,傳說中巨鰲揹負的宮殿。
  • 柴扉:用樹枝編成的簡陋的門。
  • 旋挽:即刻,馬上。
  • 新荷:新摘的荷葉。
  • 短笛:一種樂器,常用於表現田園風光或悠閒心情。
  • 渾落調:完全不按曲調演奏。
  • 曲鉤:釣魚用的彎鉤。
  • 忘機:忘卻世俗的機巧,指超脫世俗的心境。
  • 滄波:碧波,指大海。
  • 白雁:一種鳥,常在秋天出現,象徵着季節的更替。
  • 黃葉稀:秋天樹葉變黃並逐漸凋落。
  • 渭濱人:指姜子牙,傳說他在渭水邊釣魚時被周文王發現並重用。
  • 釣魚磯:釣魚時站立的岩石或岸邊。

翻譯

虛幻的蜃樓和宏偉的鰲殿對着簡陋的柴門,我立刻用新摘的荷葉來修補舊衣。短笛有時會不按曲調地吹奏,我該如何忘記世俗的機巧,用彎曲的魚鉤釣魚。萬頃碧波上籠罩着淡淡的煙霧,一隻白雁的叫聲中,黃葉漸漸稀少。回想起渭水邊的那個人離去後,夕陽空空地灑滿了釣魚的岩石。

賞析

這首詩通過描繪漁者的生活場景,表達了詩人對超脫世俗、追求心靈自由的嚮往。詩中「蜃樓鰲殿對柴扉」一句,以虛幻與現實的對比,突顯了漁者生活的簡樸與超然。後文通過「短笛」、「曲鉤」等意象,進一步以音樂和釣魚爲媒介,表達了對忘卻世俗紛擾的渴望。結尾處的「渭濱人」和「釣魚磯」則隱含了對歷史人物姜子牙的懷念,以及對隱逸生活的讚美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語言凝練,展現了元代詩人耶律鑄的高超藝術造詣。

耶律鑄

元義州弘政人,字成仲,號雙溪。耶律楚材子。幼聰敏,善屬文,尤工騎射。父卒,嗣領中書省事,上言宜疏禁網,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。憲宗攻蜀,詔領侍衛驍果以從,屢出奇計,攻下城邑。世祖即位,拜中書左丞相,徵兵扈從,敗阿里不哥於上都。加光祿大夫,奏定法令三十七章,吏民便之。後坐事罷免,徙居山後。卒諡文忠。有《雙溪醉隱集》。 ► 83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