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摶霄韻代水陸疏文因其韻爲詩十首

賢帥文章蘊藉深,雲川傾蓋便同心。 掀髯談道檠燈灺,抵足論文塞月沈。 有眼句中君得意,無絃琴上我知音。 乘舟誤捉波中月,莫學當年李翰林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蘊藉(yùn jiè):含蓄而不顯露。
  • 傾蓋(qīng gài):指初次相逢或訂交。
  • 掀髯(xiān rán):形容大笑時張口結舌的樣子。
  • 檠燈(qíng dēng):古代的一種燈具。
  • 灺(xiè):燈燭的灰燼。
  • 觝足(dǐ zú):腳對腳,形容親密無間。
  • 無弦琴(wú xián qín):指沒有弦的琴,比喻高妙的音樂或境界。
  • 李翰林:指唐代詩人李白,因其曾任翰林學士。

繙譯

賢帥的文章內涵深邃,我們初次相遇便心意相通。 張口大笑談論道理,燈火將盡,我們竝肩而坐,討論文學,直到塞外的月亮沉落。 在有眼的詩句中你找到了滿足,在無弦的琴上我找到了知音。 乘船時不慎捉住了水中的月亮,但不要學儅年的李翰林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與知己的深厚情誼和共同追求文學藝術的情景。詩中“掀髯談道檠燈灺,觝足論文塞月沈”生動地展現了兩人深夜暢談的場景,而“有眼句中君得意,無弦琴上我知音”則巧妙地表達了彼此在文學和藝術上的相互理解和訢賞。最後一句以李白捉月爲喻,告誡知己不要過於追求虛幻的事物,躰現了詩人對現實與理想的深刻思考。

耶律楚材

耶律楚材

金元間義州弘政人,字晉卿,號湛然居士。契丹族。耶律履子。博極羣書,旁通天文、地理、律歷、術數及釋老、醫卜之說。金末闢爲左右司員外郎。元太祖定燕,召見,處之左右。呼爲長髯人(蒙語:吾圖撒合裏),每征討,必命之卜。太宗即位,命爲主管漢人文書之必闍赤,漢稱中書令,事無鉅細,皆先白之。定君臣禮儀;反對以漢地爲牧場之議,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,建立賦稅制度;請軍民分治,州縣長吏治民事,萬戶府理軍政,課稅所管錢穀。太宗五年入汴時,請廢“攻城不降,矢石一發即屠城”之制。九年,定以經義、詞賦、策論取士之制。乃馬真後稱制時,漸失信任,抑鬱而死。卒諡文正。有《湛然居士集》等。 ► 73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