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前韻送王君玉西征二首

湛然送客河中西,乘興何妨過虎溪。 清茶佳果餞行路,遠勝濁酒烹駝蹄。 結交須結真君子,君子之交淡如水。 一從西域識君侯,傾蓋交歡忘彼此。 當年君臥東山重,守雌默默元知雄。 五車書史豈勞力,六韜三略無不通。 詩詠珠璣無價直,青囊更有琴三尺。 奉命西來典重兵,不得茅齋樂真寂。 魚麗大陣兵成行,行師佈置非尋常。 先生應詔入西域,一軍駭異皆驚惶。 武皇習戰昆明上,欲討昆明致犀象。 吾皇兵過海西邊,氣壓炎劉千萬丈。 先生一展才略窮,百蠻冠帶文軌同。 威德洋洋震天下,大功不宰方爲功。 隱居自有東山月,風拂松花落香雪。 退身參到未生前,方信秤錘原是鐵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湛然:清澈的樣子,這裏指耶律楚材自己。
  • 河中西:地名,指黃河中游以西的地區。
  • 虎溪:地名,指虎牢關附近的溪流,這裏泛指旅途中的溪流。
  • 駝蹄:指駝峯,古代常用來比喻美食。
  • 傾蓋交歡:形容朋友相見時親密無間,如同車蓋相傾。
  • 守雌默默:比喻保持謙遜低調的態度。
  • 元知雄:原本就知道什麼是雄壯、強大。
  • 五車書史:形容學識淵博。
  • 六韜三略:古代兵書,泛指軍事策略。
  • 珠璣:比喻詩文精美。
  • 青囊:古代用來裝書的袋子,這裏指書籍。
  • 魚麗大陣:古代兵法中的陣型,形容軍隊佈置有序。
  • 武皇:指漢武帝,這裏借指帝王。
  • 昆明:地名,指漢武帝在昆明池練兵的地方。
  • 炎劉:指漢朝,因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,故稱。
  • 百蠻:指邊疆的各族人民。
  • 文軌同:指文化統一。
  • 威德:威嚴和德行。
  • 秤錘:秤砣,比喻事物的本質。

翻譯

我耶律楚材送客到黃河中游以西,乘興何妨經過虎溪。用清茶佳果爲行者餞行,遠勝過濁酒和美食駝蹄。結交朋友應結交真正的君子,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如清水。自從在西域認識你這位君侯,我們的交往親密無間,忘記了彼此的身份。當年你保持謙遜低調,原本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強大。你的學識淵博,軍事策略無所不通。你的詩文精美無價,書籍豐富,還有三尺長的琴。奉命西來掌管重兵,不能享受茅齋的寧靜生活。你的軍隊佈置有序,行軍佈陣非同尋常。你應詔進入西域,一軍人都感到驚異和敬佩。帝王習戰於昆明池,想要討伐昆明以獲取犀象。我們皇帝的軍隊越過海西邊,氣勢壓倒漢朝千萬丈。你一展才華,使邊疆各族人民文化統一。你的威嚴和德行震動天下,大功不顯纔是真正的功績。你隱居自有東山的月光,風吹松花落下香雪。退隱後參悟到未生前的事物,方信秤錘的本質是鐵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是耶律楚材送別王君玉西征時所作,通過對比清茶佳果與濁酒駝蹄,表達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理念。詩中讚揚了王君玉的學識、軍事才能和威德,以及他在西域的功績。最後,通過隱居東山的意象,表達了退隱後對事物本質的深刻認識。整首詩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,展現了耶律楚材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君子品格的推崇。

耶律楚材

耶律楚材

金元間義州弘政人,字晉卿,號湛然居士。契丹族。耶律履子。博極羣書,旁通天文、地理、律歷、術數及釋老、醫卜之說。金末闢爲左右司員外郎。元太祖定燕,召見,處之左右。呼爲長髯人(蒙語:吾圖撒合裏),每征討,必命之卜。太宗即位,命爲主管漢人文書之必闍赤,漢稱中書令,事無鉅細,皆先白之。定君臣禮儀;反對以漢地爲牧場之議,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,建立賦稅制度;請軍民分治,州縣長吏治民事,萬戶府理軍政,課稅所管錢穀。太宗五年入汴時,請廢“攻城不降,矢石一發即屠城”之制。九年,定以經義、詞賦、策論取士之制。乃馬真後稱制時,漸失信任,抑鬱而死。卒諡文正。有《湛然居士集》等。 ► 734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