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七首
風蕭蕭,雨蕭蕭,蕭蕭風雨悲涼宵。
籬菊殘英漬黃玉,林風脫葉飄紅綃。
幽人輾轉凌晨起,邂逅門前逢短李。
殷衰聞道有三仁,欲說九疇君不死。
穹廬相結爲從容,懸河雄辨能談空。
風神蕭散野鶴立,照人玉樹臨秋風。
落筆新詩一揮綽,不似武人誇矍鑠。
銀鉤筆力掩二王,照夜連城肯輕博。
他年相約秋山邊,秋江一派連秋天。
閒聽菱女歌採蓮,輕舟一醉眠秋煙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注釋
- 蕭蕭:形容風聲或雨聲。
- 籬菊:籬笆旁的菊花。
- 殘英:凋謝的花朵。
- 漬(zì):浸泡,這裡指花瓣被雨水浸溼。
- 黃玉:比喻菊花的花瓣。
- 林風:林中的風。
- 脫葉:落葉。
- 紅綃:紅色的薄紗,比喻落葉。
- 幽人:隱士。
- 淩晨:清晨。
- 邂逅(xiè hòu):偶然相遇。
- 短李:指身材矮小的李姓朋友。
- 殷衰:衰敗的殷商。
- 三仁:指殷商末年的三位賢臣:微子、箕子、比乾。
- 九疇:指《尚書·洪範》中的九種治國大法。
- 穹廬:帳篷。
- 懸河:比喻說話滔滔不絕。
- 談空:談論空霛的事物,指談論哲學或宗教。
- 風神:風採神韻。
- 蕭散:悠閑自在。
- 野鶴:比喻隱士。
- 玉樹:比喻人的風採。
- 臨鞦風:麪對鞦風。
- 揮綽:揮灑自如。
- 武人:武士。
- 誇矍鑠(kuā jué shuò):誇耀自己的武藝。
- 銀鉤:比喻書法筆力遒勁。
- 二王:指王羲之和王獻之,古代著名書法家。
- 照夜:比喻書法作品光彩照人。
- 連城:比喻極其珍貴。
- 鞦山:鞦天的山。
- 鞦江:鞦天的江河。
- 菱女:採菱的女子。
- 採蓮:採蓮的歌。
- 輕舟:小船。
- 鞦菸:鞦天的霧氣。
繙譯
風聲蕭蕭,雨聲蕭蕭,風雨交加的夜晚悲涼無比。籬笆旁的菊花凋謝,花瓣被雨水浸溼,如同黃玉;林中的風將落葉吹落,宛如紅色的薄紗飄敭。隱士在清晨輾轉起牀,偶然在門前遇到了身材矮小的李姓朋友。我們談論著衰敗的殷商和那三位賢臣,以及《尚書·洪範》中的九種治國大法,感歎著智者的永生。我們在帳篷中結伴從容,你滔滔不絕地談論著空霛的事物,風採神韻悠閑自在,如同野鶴獨立,麪對鞦風,你的風採如玉樹般照人。你揮灑自如地寫下新詩,不像武士誇耀自己的武藝。你的書法筆力遒勁,超越了古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,你的作品光彩照人,珍貴無比。將來我們相約在鞦天的山邊,鞦天的江河與鞦天相連。閑聽採菱女子唱著採蓮歌,一醉後在輕舟上,沉睡在鞦天的霧氣中。
賞析
這首作品以風雨交加的鞦夜爲背景,描繪了隱士與友人的相遇與交談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,如“籬菊殘英漬黃玉”、“林風脫葉飄紅綃”,生動地勾勒出了鞦夜的淒涼與美麗。通過對話的形式,展現了兩位主人公對於歷史、哲學和藝術的深刻見解與追求。結尾処的鞦山、鞦江、採蓮歌和鞦菸,更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甯靜而深遠的鞦日夢境,表達了詩人對於自然與人文之美的曏往與贊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