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陵王

· 姚燧
雪崖雪。玉壘浮雲變滅。蓬婆外、晴白界天,西嶺窗涵古今絕。秦山置下列。類媵姬姜娣侄。望太白、三百去天,六月人猶失炎熱。緇塵苦爲涅。問誰可配茲,千仞高潔。惟君雅號相優劣。 有北正寒冽,傳將移節,及門再命益磬折。未聞賜環玦。我拙。誤名竊。甚此日徵書,亦到巖穴。何人轣轆同車轍。華首最相悅,忍爲輕別。定成竹否,乞爲汝,負羈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玉壘:山名,在今四川省。
  • 蓬婆:山名,即蓬萊山,傳說中的仙山。
  • 西嶺:指西山,即秦嶺。
  • 秦山:即秦嶺。
  • 媵姬薑娣姪:古代貴族婦女的稱呼,這裡用來比喻山峰。
  • 太白:山名,即太白山,位於陝西省。
  • 緇塵:黑色的塵土,比喻世俗的汙染。
  • :染黑。
  • 千仞:形容山峰極高。
  • 有北:指北方。
  • 傳將移節:傳達將要改變節令的消息。
  • 賜環玦:古代君王賜給臣子的玉器,環代表圓滿,玦代表缺憾。
  • 徵書:征召的文書。
  • 轣轆:車輪滾動的聲音。
  • 華首:指頭發花白的老人。
  • 負羈緤:背負著馬韁繩,比喻跟隨。

繙譯

雪崖上的雪,玉壘山的浮雲變幻莫測。在蓬婆山外,晴朗的天空被白色界定,西嶺的窗戶涵括了古今的絕景。秦嶺排列在下,如同貴族婦女的行列。望曏太白山,三百裡高聳入雲,六月的天氣人們仍感不到炎熱。黑色的塵土苦於被染黑。問誰能與這千仞高峰的高潔相配。

北方正是寒冷刺骨,傳說將要改變節令,到達門前再次行禮更加恭敬。未曾聽說賜予環玦。我笨拙,誤得名號。甚於此日征召的文書,也到了巖穴。何人車輪滾動的聲音與車轍相同。頭發花白的老人最爲相悅,卻忍心輕別。確定成竹了嗎,請求爲你,背負著馬韁繩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以雪崖、玉壘山的雪和雲爲背景,描繪了一幅高潔而寒冷的自然景象。通過對比秦嶺與貴族婦女的行列,以及太白山的高聳,表達了作者對高潔品質的曏往和對世俗的厭倦。詩中“緇塵苦爲涅”一句,深刻反映了作者對世俗汙染的反感。結尾処,作者表達了對高潔生活的渴望和對友人的深情,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。整首詩意境深遠,情感豐富,展現了作者高潔的情操和對友情的珍眡。

姚燧

姚燧

元洛陽人,字端甫,號牧庵。姚樞侄。早年喪父,由伯父姚樞撫養。爲許衡弟子。初以薦爲秦王府文學。武宗至大間歷官至集賢大學士、翰林學士承旨。爲文閎肆該洽,有西漢風。卒諡文。有《牧庵集》。 ► 8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