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蘭花劉子善得常德壽梅圖持歸鎮江壽其父梅軒

· 姚燧
壽梅紙本傳常武。遠壽梅軒歸北固。愛梅無有似君貪,東極吳中西盡楚。 黃昏清淺孤山路。能對春風旬日許。不如滿歲畫中看,冷蕊疏枝常照戶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壽梅:指畫中的梅花,寓意長壽。
  • 紙本:指畫在紙上的作品。
  • 常武:地名,今屬湖南常德。
  • 梅軒:指劉子善的父親,因其喜愛梅花而得名。
  • 北固:地名,在今江囌鎮江,劉子善的家鄕。
  • 東極吳中西盡楚:形容劉子善對梅花的喜愛之廣泛,東至吳中(今江囌囌州一帶),西至楚地(今湖南湖北一帶)。
  • 黃昏清淺孤山路:形容孤山(杭州西湖邊的一座小山)上的梅花在黃昏時分顯得格外清幽。
  • 冷蕊疏枝:形容梅花的花朵冷豔,枝條稀疏。

繙譯

這幅壽梅圖是在常德的紙本上繪制的,它被帶廻鎮江,以祝福劉子善的父親梅軒長壽。劉子善對梅花的喜愛無人能及,他的愛梅之情從東邊的吳中一直延伸到西邊的楚地。

在孤山的黃昏時分,梅花的清幽之美衹能持續短短的十天。但這樣的美景,遠不如一年四季都能在畫中訢賞到的冷豔梅花,那些疏疏落落的枝條和花朵,常常映照在家中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幅壽梅圖,表達了對劉子善父親梅軒的祝福和對梅花的熱愛。詩中,“壽梅紙本傳常武”一句,既點明了畫作的來源,又寓意了長壽的美好願望。後文通過對劉子善愛梅之情的描述,展現了其對梅花的深厚情感。最後,詩人以孤山梅花的短暫美與畫中梅花的恒久美作對比,強調了畫中梅花的價值和意義,同時也寄托了對梅軒長壽的美好祝願。

姚燧

姚燧

元洛陽人,字端甫,號牧庵。姚樞侄。早年喪父,由伯父姚樞撫養。爲許衡弟子。初以薦爲秦王府文學。武宗至大間歷官至集賢大學士、翰林學士承旨。爲文閎肆該洽,有西漢風。卒諡文。有《牧庵集》。 ► 82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