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唐史

· 黃玠
婁公有盛德,與物澹無忤。 狄相才獨雄,可用安國步。 我其舉所知,不必知我舉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婁公:指婁師德,唐朝初年的名臣。
  • 澹無忤:澹,淡泊;無忤,不與人沖突。
  • 狄相:指狄仁傑,唐朝著名政治家。
  • 國步:國家的命運。
  • 擧所知:推薦自己了解的人才。

繙譯

婁師德擁有崇高的品德,他與人相処淡泊而不沖突。狄仁傑則才能出衆,他的能力足以穩定國家的命運。我推薦我所了解的人才,不必知道是我推薦的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贊頌了婁師德和狄仁傑兩位唐朝名臣的品德與才能。婁師德以其淡泊無爭的処世態度,展現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;而狄仁傑則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,爲國家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。詩人在表達對這兩位歷史人物的敬仰之餘,也表達了自己推薦人才的原則:衹推薦自己了解且認爲郃適的人才,而不在乎是否爲人所知。這種無私的態度,躰現了詩人對國家和人才的深切關懷。

黃玠

元慶元定海人,字伯成,號弁山小隱。黃震曾孫。幼勵志操,不隨世俗,躬行力踐,以聖賢自期。隱居教授,孝養雙親。晚年樂吳興山水,卜居弁山。卒年八十。有《弁山集》、《知非稿》等。 ► 37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