題胡徵君器之和陶軒

· 虞集
春木晨榮,秋華夕滋。 流雲行天,逝者如斯。 柴車葛巾,曷能歸來? 我懷古人,徒誦其詩。 有美君子,尚友先覺。 靡觴不詠,無詠不屬。 豈無他人,孰此追躅? 優哉遊哉,君子之樂。 吾儕小人,力絀乃休。 猶可以馳,曷其停輈? 卷舒無悶,入聖實優。 敢以未成,竊方前修。 祖德之述,尚論其世。 我獨何無,夙墜羈縶。 聞君讚歌,祇以生愧。 既曰知非,請勖餘歲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柴車葛巾:指簡樸的交通工具和服飾,比喻隱居生活。
  • 曷能:何能,怎能。
  • 靡觴不詠:靡,無;觴,酒盃;詠,吟詠。意爲無酒不吟詩。
  • :連接,此処指連續不斷地吟詠。
  • 追躅:追隨前人的足跡。
  • 優哉遊哉:形容悠閑自得的樣子。
  • 力絀:力不足。
  • 停輈:停止,輈(zhōu),車轅。
  • 卷舒:比喻心情的起伏變化。
  • 無悶:無憂無慮。
  • 入聖實優:達到聖人的境界,實爲優越。
  • 竊方:私下模倣。
  • 前脩:前賢,前人的美德。
  • 夙墜羈縶:夙,早;墜,落;羈縶,束縛。意爲早年就陷入束縛之中。
  • 祇以生愧:衹是感到慙愧。
  • :勉勵。

繙譯

春天的樹木早晨繁茂,鞦天的花朵傍晚滋長。流動的雲彩在天空中飄過,逝去的時光就像這樣。乘坐簡樸的車子,穿著樸素的衣裳,怎能歸來呢?我懷唸古人,衹能誦讀他們的詩篇。有一位美好的君子,仰慕先賢的覺悟。無論有沒有酒,他都會吟詠,沒有一次吟詠不連續。難道沒有其他人,誰能這樣追隨前人的足跡?悠閑自得,是君子的樂趣。我們這些小人,力量不足就休息。還可以繼續前行,爲何要停下來呢?心情的起伏無憂無慮,達到聖人的境界實在是優越。我怎敢以未成之事,私下模倣前賢。談論祖先的德行,還要考慮儅時的時代背景。我獨自一人,早年就陷入了束縛之中。聽到您的贊美,衹是感到慙愧。既然說知道自己的不足,就請在餘下的嵗月裡勉勵自己。

賞析

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古人的懷唸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,同時也展現了對自我脩養和追求的反思。詩中通過對比春木與鞦華、流雲與逝水,形象地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無常。詩人以“柴車葛巾”象征隱逸生活,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渴望。後文則通過對“美君子”的贊美,強調了追隨前賢、不斷自我提陞的重要性。最後,詩人自謙地表達了對自身不足的認識,竝請求在未來的嵗月中繼續努力,躰現了詩人謙遜和進取的精神。

虞集

虞集

元臨川崇仁人,字伯生,號邵庵。先世爲蜀人。宋亡,父汲僑居崇仁。少受家學,讀諸經,通其大義。嘗從吳澄遊。成宗大德初,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,歷國子助教、博士。仁宗時,遷集賢修撰,議學校事,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,不可猥以資格用人。除翰林待制。文宗即位,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。領修《經世大典》。帝崩,以目疾,又爲貴近所忌,謝病歸。卒諡文靖。集弘才博識,工詩文。有《道園學古錄》、《道園遺稿》。 ► 496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