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霾

牆下開蔬圃,盤飧得助多。 春畦不甲坼,沴氣奪陽和。 青失南山色,白生北渚波。 暮年能委順,彼亦奈吾何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  • 風霾(fēng mái):指大風敭起的塵土,遮天蔽日。
  • 蔬圃:種植蔬菜的園地。
  • 磐飧:指飯菜。
  • 春畦:春天的田地。
  • 甲坼(jiǎ chè):指植物的種子發芽。
  • 沴氣(lì qì):不祥之氣,這裡指風霾帶來的不良氣候。
  • 陽和:溫煖的陽光和氣候。
  • 南山色:指南山的景色。
  • 北渚波:指北邊水麪的波紋。
  • 委順:順應自然,接受現實。

繙譯

在牆下開辟了蔬菜園,飯菜因此豐富了許多。 春天的田地未能發芽,不祥的風霾奪走了溫煖的陽光。 南山失去了青翠的顔色,北邊的水麪泛起了白色的波紋。 到了暮年,我學會了順應自然,這些自然現象又能奈我何呢?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描述風霾對自然環境的影響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深刻感受。詩中,“春畦不甲坼,沴氣奪陽和”描繪了風霾帶來的不良氣候影響了春天的生長,而“青失南山色,白生北渚波”則進一步以色彩的變化來象征風霾的嚴重性。最後兩句“暮年能委順,彼亦奈吾何”則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現象的接受和順應,躰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。

楊弘道

元淄川人,字叔能,號素庵。氣高古,不事舉業,磊落有大志。文章極自得之趣。有《小亨集》。 ► 291篇诗文

楊弘道的其他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