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紫雲山居

閒士來何處,談空坐夜分。 五山攜杖月,三楚染衣雲。 塔禮旃檀相,臺翻貝葉文。 南峯尋道侶,吾亦偶相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註釋

  • 閒士:指悠閒自在的士人。
  • 談空:談論佛理。
  • 夜分:夜半。
  • 五山:指佛教中的五座名山。
  • 三楚:古代楚國分爲東、西、南三部分,合稱三楚,這裏泛指楚地。
  • 染衣雲:形容雲霧繚繞,如同染上衣裳。
  • 塔禮旃檀相:在塔中禮拜佛像。旃檀,一種香木,常用來形容佛像。
  • 臺翻貝葉文:在臺上翻閱佛經。貝葉,古代印度用貝多羅樹葉書寫佛經,故稱佛經爲貝葉。
  • 南峯:指南方的山峯。
  • 道侶:修道的朋友。

翻譯

閒適的士人來自何方,與我們談論佛理直到夜半。 他曾攜杖遊歷五山,在月光下,也曾漫步三楚之地,雲霧彷彿染上了他的衣裳。 他在塔中禮拜佛像,在臺上翻閱佛經。 他前往南峯尋找修道的朋友,我偶然間聽聞了他的消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閒適的士人,他熱愛自然,遊歷名山,深入佛理。詩中「五山攜杖月,三楚染衣雲」形象地表現了他的旅行經歷,月光下的五山和雲霧繚繞的三楚,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。後兩句則表現了他對佛教的虔誠和對修道生活的嚮往。整首詩語言優美,意境深遠,表達了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佛教文化的熱愛。

黃鎮成

元邵武人,字元鎮。號存齋,又號存仔子。自幼刻苦嗜學,篤志力行。築南田耕舍,隱居著書。部使者屢薦不就。後以執政薦,授江西儒學提舉。命下而卒,年七十五,諡貞文處士。有《秋聲集》。 ► 299篇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