桓山鳥

桓山鳥,鳴聲一何悲。嚴父戒二子,分財無嫡支。父死未葬命一遺,兩枝荊華摧一枝。 嗚呼桓山鳥,鳴聲實堪悲。死隔別,生流離,百鳥聞之爲嗟嗞。
拼音
(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)

注釋

桓山鳥:傳說中的一種鳥,其鳴聲悲切,常用來比喻人間的悲慘遭遇。 嫡支:嫡系,指家族中正統的繼承人。 荊華:荊樹的花,這裡比喻兄弟。 摧:折斷,摧燬。 嗟嗞:歎息聲。

繙譯

桓山上的鳥兒,鳴叫聲是多麽的悲切。嚴厲的父親告誡兩個兒子,分家産時沒有嫡系繼承人。父親去世還未安葬,命運就已注定,兩棵荊樹中的一棵被摧燬。 唉,桓山上的鳥兒,它的鳴叫聲實在是令人悲傷。死亡隔絕了他們,生者流離失所,其他鳥兒聽到這聲音也爲之歎息。

賞析

這首作品通過桓山鳥的悲鳴,隱喻了家族中因無嫡系繼承人而導致的財産紛爭和兄弟分離的悲劇。詩中“父死未葬命一遺,兩枝荊華摧一枝”描繪了父親去世後,兄弟間的矛盾和沖突,以及由此帶來的家族衰敗。整首詩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通過對自然界鳥兒的描寫,折射出人世間的悲歡離郃,表達了作者對家族和睦、兄弟團結的深切期望。

楊維楨

楊維楨

元明間浙江山陰人,字廉夫,號鐵崖,晚號東維子。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。授天台縣尹,累擢江西儒學提舉。因兵亂,未就任,避居富春山,遷杭州。張士誠累招不赴。以忤元達識丞相,再遷居松江。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,殆無虛日。明洪武三年,召至京師,旋乞歸,抵家即卒。維楨詩名擅一時,號鐵崖體。善吹鐵笛,自稱鐵笛道人。有《東維子集》、《鐵崖先生古樂府》等。 ► 936篇诗文